马薇薇《二十岁不要想象三十岁的生活》演讲全文+视频 马薇薇资料

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广州)   2018-01-23 08:38

  很多人知道马薇薇,是在她20多岁,2003年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主力三辩,拿到冠军。更多人记住她,是在她30多岁,《奇葩说》一炮而红,凌厉迅猛,咄咄逼人。

  马薇薇《二十岁不要想象三十岁的生活》演讲视频观看地址:https://www.miaopai.com/show/TOpmowo7bN5e-Rrv8ZzGK~RERkRj4W8JKrO9~w__.htm

QQ图片20180123083311

新青年·马薇薇《二十岁不要想象三十岁的生活》

  她是贵州姑娘,

  也是辩论老将。

  20岁到30岁,

  她当过老师,

  也做过商人,

  从来没有淡出辩论圈。

  在传统辩论的没落中成长:

“现场一共10个人,

正反双方一共8个人,

一个主席,一个评审,

基本靠摇骰子定胜负。”

  在化茧成蝶的归来里长大:

“信息过载时代里,

辩论的理性思维,

每个人都需要。”

  人生转机看似不期而至,

  只因有人原地念念不忘。

  对她而言,

  在20岁时的想象,

  与30岁里的现实,

  像是两极。

新青年·马薇薇《二十岁不要想象三十岁的生活》

  站在新青年讲台上,她说:

  “二十岁不要想象三十岁的生活,

  而是应该学会判断,

  排除人生中不想要做的事。”

  “理想不是凭空而来的,

  凭空而来的是梦想。”

  总有一天,

  总有一件事,

  让你愿意去做所有不喜欢的事,

  那就是你找到了你的理想。

  但30岁的你,

  一定会感激20岁时,

  拼命努力的自己。

“新青年”第4期

  邀请到辩手

马薇薇

  分享她的故事

《二十岁不要想象三十岁的生活》

演讲实录

新青年·马薇薇《二十岁不要想象三十岁的生活》

  大家好,我是马薇薇。

  在我大概五六岁时,

  我的人生梦想是当一个公共汽车售票员。

  因为我出生在贵州安顺一个小工厂里,

  每次进城大概要坐30到40分钟的公共汽车。

  车上非常颠簸,一般都没有座。

  有一个人永远有座,那就是售票员。

  等我好不容易长大之后,

  公共汽车改无人售票了。

  我失去了我的人生定位。(观众笑)

  中学时我又重新树立了我的人生理想:

  当一个作家。

  我并不是热爱文学,也不是热爱写作,

  仅仅是不想工作。

  我觉得作家很好,有了灵感在家叨一叨,

  其他人会深受启发。

  后来,报考大学时我发现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这世界上没有一个系,叫作家系。

  我曾经咨询过中文系和新闻系,

  但他们都不包一定能教出作家。

  我说,那你们到底在干什么?

  17岁时我爱上了一个男生,

  他要考中山大学。

  我说太好了,

  我终于知道我要报什么大学了!

  我喜欢的男生要报中大,

  所以我就报了中大。

  为什么报(中大)法律系呢,

  并不是因为律政戏看多了,

  完全是因为当时法学院分最高——

  炫技!(观众笑)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

  整个大学期间我都很迷茫,

  不知道以后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事、

  成为什么样的人。

  但我只知道一件事:

  我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首先,我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我不想成为一个早起的人。

  大学时代有一件事情,我一直在坚持:

  从来没有上过早上8点钟的课。

  无论主修还是辅修,

  绝不偏袒任何一个老师。

  后来我遭了报应——

  你(们)知道我明天早上几点就要起吗?

  4点,因为要赶6点的飞机。

  我很讨厌早起,

  但最后做了一份早上需要起得非常早的工作。

  我还不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不要做一个需要跟人频密地搞人际关系的人。

  我不希望跟人频繁地往来,

  因为人的喜怒哀乐永远是不可揣测的。

  你说不会啊,我们都是真诚待人的。

  是吗?你们都是真诚待人的?

  那是演技不好的问题。

  我没想过,

  自己居然变成一个要做复杂人际交往的人,

  要做生意,还有一半在媒体圈——

  或者你们认为是在在演艺圈。

  其实没有,

  所有的潜规则我都没遇到过,真的很遗憾。

  所有你没想过,

  并且你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做的事情,

  如果你做了,

  你觉得那会是什么原因?

  那是因为你找到了你的理想。

什么是理想?

我认为是那件,

让你做你所有不想做的事情背后的最根本动机。

当你找到那个最根本动机的时候,

你就找到了理想。

理想不是凭空而来的,

凭空而来的是梦想。

  那对于我来说,

  我的理想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我就是想推广辩论。

  辩论本来就应该是普及大众的一项活动。

  很多人说:

  “我不喜欢打辩论赛,

  你不要强行 普及 给我。”

不是(让)说你去打辩论赛,

而是“辩论”这种思维模式。

  辩论是一种什么思维模式?

  就是把你分裂成三个人:

  一个正方,一个是反方,一个是观众。

  你心中最极端的想法A和最极端的想法B,

  在激烈的互相碰撞、质疑乃至辱骂的过程中,

  那个观众C得出了一个比较中立的答案。

  这个时候你做事就会有什么?

  理性。

  我希望大家都能理性思考,

  在微博上都能积极发言,

  不轻易指责对方是傻子,

  因为给别人带帽子是很容易的。

  指出对方是傻子这并不难,

  难的是论证对方是傻子。

  我希望你们都有论证的能力。

我不觉得我获得了特别了不起的经验,

我只获得了一样东西,就是排除法。

  什么叫排除法?

  我不断地排除人生中不想要做的事,

  突然发现有一件事情,

  无论如何我都想做,

  为了它其他事都能忍。

  我们在生活中到底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做小事,从最小的事做起。

  不要每天回家都想:

  我的宏大理想是什么?

  而是每天都在想:

  一件事情我现在去做,烦不烦?去做。

  又一件事情我去做,烦不烦?去做。

  终于磨到有件事,你怎么做都不烦的时候,

  那件事就是你的理想。

  试试早起上课行不行?

  试试考个研行不行?

  试试打份工行不行?

  把这些事都试到了之后,

  一定能找到你最想要做的是什么。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日本民调显示石破内阁支持率跌至新低 仅20.
  • 美国务卿:将视俄提出的和平协议备忘录决定
  • 我国多举措促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