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上青年说开播发布会 张嘉译自曝至今不敢看样片
张嘉译秦海璐
谈演绎:
张嘉译至今不敢看样片,年轻演员普遍“压力山大”
电视剧《白鹿原》是一部20世纪初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这是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剧中朱先生对传统道德的坚守,白嘉轩勤劳与自私,鹿子霖望子成龙,白孝文情感波折,白灵投奔革命,黑娃被迫为匪,鹿兆鹏追求理想,鹿兆海舍生无义,演绎了两个家庭不同子孙,曲折的人生轨迹和命运归宿。在发布会上,上代人张嘉译、秦海璐、李洪涛、扈耀之,下代人翟天临、姬他、邓伦、王骁、孙铱、田昊、斯琴高娃都齐聚现场,讲述“白鹿”两大家族戏里戏外的纠葛。
除了张嘉译挑大梁演绎族长白嘉轩,何冰、秦海璐、刘佩琦等实力派戏骨的集体飙戏也是引发观众期待。“很多演员都是我自己去谈,大部分投资都花在制作上,演员片酬就没有那么多,唯一能向人家保证的就是拿出一部好作品”。对于张嘉译来说,白嘉轩是自己演戏这么多年来唯一“怵”过的角色,他表示:“拍了这么多年戏,各种类型的角色我都敢演,但这个角色我心里是咕嘟的。”张嘉译甚至透露,长达8个月的拍摄到1年半的后期制作,这么长时间他没看过一次成片,“作为一个演员来讲,不管当时拍的时候多么投入,但要达到你想象的东西其实很难。如果我现在看样片,一定会跟自己生气,一个演员看自己的时候特别容易挑毛病,会无限的自责”。
在张嘉译看来,“挣钱的机会还会有,但碰上《白鹿原》的机会不再有。陈忠实以《白鹿原》垫棺作枕,演员不也需要一部’白鹿原’压箱底吗”?凭借着“不为挣钱为作品”的拍摄理念,《白鹿原》用质量说话,给观众奉献诚意作品。 “以前,人们提到张嘉译会讲到《悬崖》,我希望以后就是《白鹿原》了吧。”张嘉译说。
不过,作为电视剧《白鹿原》的艺术总监,虽然对自己的要求无限高,张嘉译对剧组其他演员却不吝啬赞美,尤其是年轻演员,张嘉译表示他给每个进组的后辈“减压”:“我跟他们说,你们在这部戏里,只要把我们老一辈的拍下去,就成了。”
虽然前辈表态“要放轻松”,但在发布会现场,翟天临、邓伦、孙铱、斯琴高娃等年轻演员则不约而同“吐苦水”,感慨进组后“压力山大”。在《白鹿原》中饰演鹿兆海的邓伦,此前通过多部偶像剧收获了不少“迷妹”粉丝,出演《白鹿原》这部题材厚重的史诗巨制,在进组后却差点被巨大的压力压垮。他表示,“剧本我从头到尾完整地读了4遍,那时给自己的压力太大,觉得怎么演都不可能是对的”。扮演白嘉轩女儿白灵的孙铱也透露,进组的第一个月,“每一天都睡不着觉,压力太大了。”
对于年轻演员的“压力表白”,该剧女主演秦海璐却有不同的感受,她认为,剧中年轻一代的表现其实相当出色,是《白鹿原》这部戏本身的分量,给演员们无形之中带来的负担感,“每一个来拍白鹿原的演员,没有人会不忐忑。他们其实丢掉了相信自己原有能力的信心,压力来源于对这部作品的崇敬和尊重。但要知道,如果真的不行,艺术总监(张嘉译)也不会选他们来。”
谈内涵:
秉承原著精神,“再铸白鹿精魂”现场纪念陈忠实
《白鹿原》还曾被改编为舞剧版、话剧版、秦腔版等,不同的改编角度不同,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改编,都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时空限制。陈忠实曾认为,唯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只能是电视剧了,他觉得,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电视剧受时空限制较小,装不下可以再续一集。遗憾的是,由刘进导演、张嘉译、何冰、秦海璐、翟天临主演的电视剧《白鹿原》尚在紧张后期制作中。对于电视剧版《白鹿原》对原著精神的传承,现场主演也表达了对“白鹿精神”的理解以及对陈忠实先生的怀念。
白嘉轩的扮演者张嘉译说:“有时候跟一个戏相遇是一种缘分,我之前认为《白鹿原》是改编难度非常大的作品,因为它的内容太庞大,文字转换成影像很难,所以在看到剧本前我对这个作品的期望并不高,但是看到剧本后,我是一口气读完的,本子让我很惊喜,改得非常好”!在谈及对陈老的印象时,张嘉译说“与先生虽未谋面,但有幸出演白嘉轩却仿若是与先生的一次神交。《白鹿原》之于我,其间有人所缺失、人所常习、人所俯仰,更有人所沉埋。惊闻先生辞世,内心悲恸不已,白鹿原不朽,先生千古”!青年演员翟天临说:”可惜陈先生还没有看到剧版《白鹿原》,谢谢陈先生创作的孝文。喜欢陈先生笔下的人物,愿陈先生天堂安息”。
江苏卫视幸福剧场4月16日《白鹿原》情怀开播。史诗大剧,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