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商业业态控制导则细则解读 调整岛上商业业态

厦门日报   2014-04-02 15:54

  昨日,鼓浪屿暂停了一段时间的设立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审批登记(下简称“商事登记”)重新启动,《鼓浪屿商业业态控制导则(暂行)》(下简称《导则》)与之同步推行。

  这意味着,鼓浪屿商事登记今后将以科学控制为主。自此,以“做减法”为目标的鼓浪屿商业业态调整大戏,正式拉开序幕。这样的调整方向,恰恰与此前社会各界的呼声相符——岛上商业氛围“过浓”,一直被大家诟病。

相关内容:

鼓浪屿商事审批登记重启 娱乐餐饮将远离居民区

鼓浪屿风景区审批登记重新启动 禁设歌舞厅夜总会

鼓浪屿商业业态将调整。

  鼓浪屿商业业态将调整。

  >>做减法  

  调整岛上商业业态

  惠民亮点

  噪音、油烟扰民将大幅减轻,禁止经营喧闹的歌舞厅、夜总会。

  “多、散、乱、烂”,是此前鼓浪屿商业在业态及空间布局上存在的问题。商业氛围过浓、布局散乱、随意摆摊、业态混杂、经营档次低等现象,吹散鼓浪屿的天风海韵。

  引导、整治,已经势在必行。

  “做减法”,正是为了逐步改善鼓浪屿商业的不良现状。按照《导则》规划总体原则:商业开发以控制为主,避免商业过度化、低端化,提升整个商业品质。

  控制,成为今后岛上商业业态调整的核心词汇。如何控制?规划从业态类型、业态设置区域、业态设置经营模式三个维度,给出了限制。

  喧闹的歌舞厅、夜总会,成为禁止发展的业态之一;居民住宅楼及距离住宅楼10米以内的建筑物,则被要求禁止新设可能产生油烟、噪声污染的餐饮业项目。参照这些限定,餐饮扰民的情况或将随之大幅减轻,对于居民来说,无疑是利好信息。

  商店、饮食店将被从历史风貌建筑的门楼、围墙外侧范围“驱逐出境”;岛上核心景观区也将禁绝新建、扩建各类招待所、培训中心、歌舞厅以及度假、休养、疗养、住宅等设施。被商业冲淡的人文氛围,或将随之慢慢回归。

  另外,占道经营、靠墙经营、破墙经营、庭院经营、门口经营、露天经营、流动经营、叫卖经营等业态设置经营模式,也被列为禁止范围。其中,被禁止的庭院经营和门口经营特指临街的庭院空间和临街建筑的大门门洞,结合滨水空间建设的露天饮品茶吧则不属于被禁止的露天经营范围。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福布斯AI企业榜单揭晓 两家厦企上榜
  • 厦企研发远程驾驶系统 将进军无人驾驶网约
  • 厦门通过铁路+文旅创新模式 激活银发一族消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