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亮点回眸

厦门日报   2018-01-03 09:42

­  人大的每一次监督,都以问题为导向,务求“动真格、啃硬骨头、取得实效”。过去一年,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紧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紧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有方、有度、有效开展监督,成效显著。

­  支持实体经济 巩固稳增长基础

­  瞄准制造业,直指实体经济发展,去年10月,一场聚焦全市实体经济发展的“面试”向公众直播。这是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专题询问,旨在推动厦门市实体经济发展,巩固稳增长基础。

­  “询问不是找茬,发问不是发难。”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说,这次询问以问题为导向,要在成绩背后进一步发现差距和不足,群策群力,动员所有力量,形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共识和合力。

­  听取厦门市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对盗刷医保卡审计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去年,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强化经济领域、预算审查监督。比如,首次要求财政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报告与决算报告一并提交常委会,首次任命6名预算工委委员,建立市人大代表预算联络员制度、预算审查员制度和预算审查专家库。

­  助力高素质 高颜值城市建设

­  高素质高颜值已成为厦门城市名片。去年,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这两张名片,进行一系列专题调研、代表视察,开展监督。

­  新时期,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该如何突破?在“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之城”专题调研中,组成人员深入了解当前所遇到的瓶颈困难,看向长远未来,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听取审议厦漳泉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情况的报告时,从进一步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  守护我们的蓝天白云,守护厦门的高颜值,提升城市生态文明被常委会视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执法检查,承担厦门市流域生态保护建设研究重点课题,开展筼筜湖水质分析和污染治理对策的课题调研……一系列举措,为厦门市落实最为严格的环境治理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厦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  推动补齐民生和社会事业短板

­  住房、医疗、教育……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情系民生开展监督,盯紧和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  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执法检查,备受媒体及教育界的关注,它最终推动落实了教师待遇的提高。深入十多所学校现场调研、召开七场座谈会,督促政府及时补齐师资缺口,进一步稳定优化了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

­  鼓浪屿申遗成功后,该如何进一步加强保护,增强文化自信?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密集开展文化发展与保护专题调研,提出思想认识要更加重视,投入宣传要加大力度,文化保护要多措并举,文化发展要突出地方特色。

­  此外,推动市民卡App正式上线,重点督办养老、慈善、社区建设等建议,推动厦门市在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完善社会治理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厦门日报记者 詹文)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门市总工会:发力供需两端,服务发展创新
  • 省市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一季度厦门552个项目
  • 找寻历史记忆,弘扬“文龙精神”!专家齐聚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