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虚假信息诈骗犯罪高发 四成受害者是来厦务工人员

2015-09-26 10:53 来源:厦门日报 0

  街头设摊“猜硬币”,为啥别人一猜就赢钱,自己却屡猜屡输?原来,盖子内有乾坤,而那些赢钱的全是托!

  昨日上午,在乔丹实业公司内,同安区新民派出所副所长邱金良拿着摆摊猜硬币的道具,现场演示“解密”,教企业职工如何防骗。

派出所民警为职工解密诈骗手段。

  宣传防骗知识 维护职工权益

  昨日上午,市总工会与市公安局联合举办的反诈骗知识宣讲系列活动在同安正式启动。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永红,同安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陈幼萍出席活动。当天,翔安火炬园区也同时进行职工防诈骗知识专题讲座,湖里区也将在职工聚集的工业区举办该项活动。

  陈永红指出,在企业、工业集中区开展这项活动是市总工会为农民工办实事的一项具体举措,旨在提高广大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财产安全防范意识,维护职工群众的自身权益。市公安局还特别从刑侦支队、各区公安分局、派出所中抽调长期从事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专业民警为外来务工人员授课。

民警详解诈骗手法 增强职工防范意识

  冒充电信、银联、公安等工作人员;购车、购房退税;信用卡消费透支;冒充熟人(猜猜我是谁?);谎称亲属生病;冒充领导;虚构绑架;中奖诈骗……这些都是骗子的诈骗手段,当你感到疑问,拨通“银行客服”电话提出异议时,骗子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市民将银行卡上的钱转入安全账户,将卡内的钱全部骗走,或利用市民中奖心理,要求先转入手续费等。如今,各类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

  乔丹实业有限公司职工林贞玉表示,今后将牢记各个银行的服务电话,如果遇到问题及时打电话就不会耽误处理时间。而来自江西的农民工刘吉生觉得,出门在外打工赚钱很不容易,通过这次的讲座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遇到时会更加警醒。

  当天,邱金良用PPT演示和真实案例解析等形式,生动地介绍当前较为常见、高发且务工人员容易上当的“补贴类”、“中奖类”、“银行卡涉案”类等虚假信息诈骗类型,使务工人员能够对识别、防范虚假信息诈骗的方法入脑入心。活动现场气氛活跃,企业200多名职工参加反诈骗宣传讲座,民警积极与务工人员互动,警示遇到事情要增强防范意识。

  【背景】

  虚假信息诈骗

  四成受害者是来厦务工人员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市虚假信息诈骗犯罪高发,截至8月共发生7400多起,给群众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有四成受害者是来厦务工人员。

  为提高广大来厦务工人员防范虚假信息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保障务工人员的财产安全,市总工会联合市公安局,深入到来厦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企业、工业园区开展反诈骗知识宣传活动。

  【提醒】

  多关注新闻提高防范意识

  同安区新民派出所副所长邱金良告诉记者,不少人受骗上当,都离不开一个“贪”字。

  他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遇事要谨慎,不要起贪念,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拨打“110”。特别要多关注公安部门和媒体刊登的防范提醒。(文/图 记者 江海苹 通讯员 王星乐)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厦门至闽东柘荣可全程高速直达 节省时间半小时以上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