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延平公园二期提升主打“郑成功牌”预计9月完工(图)

2015-06-11 11:50 来源:厦门日报 0

  抬头日光岩,低头港仔后——延平公园,几乎是每个鼓浪屿游客的必到之处,也是本岛居民最常去的休闲所在之一。记者昨日获悉,延平公园二期提升改造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1/4,预计将在9月份全部完工。这次提升改造,一方面将主打“郑成功牌”,将“国姓井”遗址打造成文化核心区,另一方面也将对园区环境进行整体提升,形成兼具休闲娱乐、文化景观、运动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海公园。

延平公园的绿化改造成效明显。(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国姓井”遗址将成文化核心区

  充分挖掘延平文化、凸显延平文化内涵,是本次提升改造的一大目的。

  郑成功在1655年被南明永历帝敕封为延平王,延平公园得名即源于此。园内西北角有个“国姓井”,这是明末清初时期,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决将士饮水困难而挖的井,后人为了纪念郑成功称之为“国姓井”。1982年,它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是鼓浪屿53个申遗的核心要素之一。

  改造将把“国姓井”周边地区改造成延平文化展示区,对“国姓井”周边地区的场地进行整改和绿化提升,增设休息座椅及灯具,并进行小品布置,通过背景石展示“国姓井”的历史文化,形成公园的文化核心区域,把“国姓井”元素凸显出来。

  迁走垃圾池,提升园区环境  

  本次提升改造的另一大重点在于提升园区整体环境。

  延平公园的港仔后浴室建于上世纪70年代,建筑面积392平方米,因为年久失修、线路老化,成为卫生死角。目前,该浴室已被拆除。

  在公园外围,有个临时垃圾池与居民楼紧挨着。20多年来,每天凌晨,环卫工人都要收集清理附近海面、沙滩及景区的垃圾,运到这里临时堆放,之后再转运到环卫码头清运出岛。日均收集的垃圾量有5吨左右,每天要拉十几板车。臭味、噪音,让仅一墙之隔的居民深受其扰。

  随着改造工程的进行,眼下,这个垃圾池已经搬迁到环卫码头附近一处新建的垃圾池。搬迁后的空地正在改造成绿地,还空间于民。

  此外,这次改造还将增加座椅座位400多个,并全面提升园内绿化,在不同区域种植不同的植物。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厦门地税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瘦身”仅剩5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