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24公里道路智能化完工 更注重“用户体验”

2015-05-28 10:00 来源:海峡导报 0

  厦门的两条智能化大道已经完工,昨天,市交警支队请公交司机、的哥、普通市民等,上路体验。

  据悉,厦门市智能交通试点项目于2013年11月26日,通过市发改委立项审批,于2014年6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今年3月26日,试点项目通过验收,进入评价阶段。

  导报记者注意到,在多项智能措施中,交通标志牌、红绿灯配时,更注重汽车司机和行人的“用户体验”。

  ▲违法自动抓拍系统点位表

  ▲违停抓拍系统点位表

  智能范围

  东西向通道:西起湖滨南路,经莲前西路,至莲前东路,全长约11公里。

  南北向通道:北起长岸路,经东渡路、湖滨西路,南至鹭江道,全长约13公里。

  智能1

  97块新式交通标志牌

  交警改造更新了97块指路标志牌,以最新国家标准为指导,优化设置原则和版面形式。

  以湖滨中路和湖滨南路交叉口的标志牌为例,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改造前一块牌上有11个信息,看得人眼花缭乱,改造后只剩下6个信息,简洁明了。

  此外,以前小路没有标志牌,现在有了。辅道上,也有了标志牌。

  智能2

  行人有多功能指路牌

  车有指路牌,人也有指路牌。

  在鹭江道—海湾公园周边道路的交叉口、人流集散地、公交车站等,交警设置了22块“慢行交通指路系统”。

  市民、游客可以通过该指引设施,查询到一公里范围内的路名、公交车站、政府机关单位、医院、学校及其他公共机构场所,还包括距当前所在位置的距离、方位等信息。

  智能3

  红绿灯智能化控制

  很多人注意到,非高峰期在莲前路上开车,只要前面的一个路口是绿灯,后面的几个路口也会是绿灯。

  交警介绍,平峰时段上述道路实行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来往道路双向的车辆,有更多机会遇上一路绿灯的情况。

  高峰时段比较复杂,多种手段并用。埋在地底下的仪器,可以监测车流,告诉“智能红绿灯”,让它调整;这个路口的车辆排队太长,快堵住斑马线、堵住其它路口时,“隔壁”的红灯就会亮起,不让车辆进入。

  夜间时段,实行感应控制,有车驶近才显示绿灯,没有车辆的道路则显示红灯,不会让车辆“无辜”等待。

  智能4

  埋设475个地磁器

  为了让红绿灯配时更加科学合理,就必须对路上的车辆进行检测。此次整合了多种车辆识别技术,并埋设地磁器475个,安装无线传输设备。

  地磁是一种很小的仪器,自带的电源可以使用10年。它会把监测到的车辆数据,及时传给前方路口的红绿灯,让它调整红绿灯配时。

  智能5

  三种颜色显示堵不堵车

  在湖滨中路、凤屿路、湖滨西路、白鹭洲路,交警设置四块“堵车预告牌”,用三种颜色告诉你,前面堵不堵车——绿色表示畅通,黄色表示缓慢,红色表示拥堵。非工作状态下显示白色。“堵车预告牌”为实时发布,无需人工。

  智能6

  能看1公里内的车牌

  两条通道上,共安装60套道路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在沿线高大建筑物顶部安装了41套高点视频监控设备,能看到1.3公里范围内的路段。高清视频能够看到1公里以内车辆的车牌号码。

  智能7

  闯红灯和不让行人抓拍

  此次共安装30套高清违法自动抓拍设备,对试点路的10个主要道路交叉口的闯红灯、逆行、跨线、变道、不按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证;莲前路上设置了6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自动抓拍系统。

  智能8

  违停自动抓拍系统

  有6套违停自动抓拍设备已经上岗,对乱停车现象严重的路段全天候自动抓拍取证,不再需要民警现场执法。

  探头一旦监测到违法停车的车辆,能在一分钟内将违停车辆牌号和违法行为,显示在提示告知屏上,即时短信通知车主驶离。未离开的车辆,探头会自动巡视,再次抓拍取证,并做出处罚。

  也就是说,探头能够自动做“两次”。第一次自动寻找车辆,抄下车牌号,自动上传,第二次还可以再巡视,发现不驶离车辆将做出处罚。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男子失业抢劫只抢到15元 获刑6年9个月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