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筼筜湖将新增第二泵站强力泄洪 可挡200年一遇潮水

2015-04-30 09:13 来源:海峡导报 0

  在经历了几次暴雨侵袭后,渐渐暴露出防洪排涝能力不足的筼筜湖水域,将全面升级防洪排涝体系,构筑三道新的防御系统。

  导报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委直属分局获悉,筼筜湖第二排洪泵站及西堤闸工程于日前正式获批,根据方案,筼筜湖将新增第二泵站,重建闸门,新增防汛监控系统,全面升级湖区防洪能力。

  据悉,筼筜湖新的排涝及纳潮系统,将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设置,设计可抵御200年一遇潮水。

现状 筼筜湖防洪遭遇三大瓶颈

  排洪能力不足,纳潮量偏小,湖区水体交换不充分……多年运行后,筼筜湖的排涝和纳潮体系已经暴露出不足。

  导报记者了解到,筼筜湖最早修筑的西堤,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后来,为进一步提高筼筜湖区的防洪标准,在西堤南端增建了筼筜湖排洪泵站,规模为40立方米每秒,二者承担着筼筜湖的自排泄洪功能。

  根据新的升级方案分析,随着城市发展和时间推移,筼筜湖目前的防潮防洪标准已经偏低,目前的纳潮量也明显偏小,纳潮补水时间过长,也导致湖区水体交换时间过长,一定程度影响了湖区水质。

升级 构筑三道防御体系

  新的瓶颈下,筼筜湖急需升级湖区的防洪排涝体系。导报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委直属分局获悉,筼筜湖新的排涝防御方案已经正式获批,新方案明确将构筑筼筜湖区三大防洪防御体系。

  根据方案,筼筜湖将在现有泵站的情况下,新建第二排洪泵站,建设标准为排洪50年一遇,挡潮200年一遇,泵站规模50立方米每秒。据悉,第二泵站选址于现西堤闸外,为单向泵站,将选用3台单泵流量为16.7立方米每秒的竖井式贯流泵,将筼筜湖水排入外海。

  也就是说,第二泵站建成后,两个泵站的排水能力总和将达到90立方米每秒,增强了一倍多。同时,新的体系还将拆除并重建现有的西堤闸门,构筑第二道防御。据悉,新的西堤闸门建设标准为排洪50年一遇,挡潮200年一遇,水闸规模为纳潮闸1孔,净宽6米,排潮闸2孔,单孔净宽6米。

  此外,新的排涝体系还将拆除并改建导流堤闸门前的连接段,并打造筼筜湖防汛监控系统,实现实时调度和智能防洪。

解读 不仅强化排涝,还能激活水体

  重新修复并升级的筼筜湖防洪排涝体系,将会发挥怎样的功能?导报记者了解到,第二排洪泵站将充分利用现有西堤水闸的进水通道,减少工程建设对周边交通的影响。重新修建后的西堤闸门,净宽将达到18米,在排洪期间全部参与排洪,可以有效抵御洪水。

  同时,在目前湖区管理还未完全信息化的情况下,新的防汛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在集控中心将湖区的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及时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及时开启排洪闸门等防汛设备。

  此外,在清淤和截污后,新的西堤闸门,将把筼筜湖的排涝纳潮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在泄洪的同时,高效交换和激活湖区水体,改善湖区水质和生态环境。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五一”期间厦门市图书馆开放时间调整详情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