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泛黄老厦门照片展出 厦门市成立历史影像研究会

2015-04-12 07:06 来源:闽南网综合 0

  看点 厦门市昨日成立历史影像研究会

  清末的鼓浪屿、100年前的厦门外滩、80年前的中山路……春雨淅沥的午后,旧时厦门通过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点一点苏醒。展板前,有目光灼灼、细细观赏者;也有啧啧的轻叹声:“厦门那些年也很美。”

  昨天下午,厦门市历史影像研究会正式成立,《厦门的影响》(珍藏版)邮资明信片同时首发。这套因研究会成立而发的明信片分上下两辑共22幅厦门历史影像,记录了晚清至上世纪60年代的厦门。100多年的历史随影像浮现,给人妙不可言的穿越之感。

  譬如,明信片下辑的封面图片拍摄于上世纪20年代,画面所展现的是厦门鹭江道大同路一带。不过,在那个时代,洋人都管这里叫厦门外滩。所以,今后如有熟悉厦门历史的外国游客向您问起“厦门外滩”,您可别连忙摆手,急急纠正:“外滩在上海,厦门没外滩。”咱们厦门100年前就有外滩了。

  据悉,作为全国首家地方性历史影像研究团队,厦门市历史影像研究会由历史影像收藏、研究的爱好者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这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地方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将通过收藏厦门及周边地区历史影像史料,开发、利用厦门市地方志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历史影像资料包括老照片、老明信片、老地图、老电影电视纪录片、画作、数字影像等。

  研究会昨天同步举行第一次成员大会,选举产生了首任会长———厦门电视台主任记者高振碧;副会长有4位,分别是厦门市图书馆活动部副主任马小勇、厦门日报社主任编辑卢志明、厦门文物店销售总监龚健以及海西晨报社《影像志》主编蓝添艺。秘书长则由来自厦门市地方志办公室信息处的叶亚玲出任。(晨报记者 陈巧恩)



老厦门

  厦门市历史影像研究会昨日成立,一张张老照片钩沉历史,是地方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这样一群人,与“土豪”无关,为了一张厦门的旧影像,可以豪掷千金。只因为,他们对这座城市有着深沉的爱。

  昨天下午,在厦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牵头下,厦门市历史影像研究会在张雄书画院举办成立仪式,并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高振碧、洪凯杰、薛世杰、许路、林以诺、杨羽翔、龚健、马小勇、蓝添艺……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已过古稀之年,最小的,是80后。

  历史影像资料是地方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昨天下午还同时举行了《厦门的影响》(珍藏版)邮资明信片首发仪式。在这组明信片中,可以欣赏到很多清末蛋白老照片,是用蛋清混合感光剂涂布在纸基上而印制的,1860至1900年代的多数照片是蛋白照片,记录下了老厦门的模样。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 常海军/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厦门游客小嶝岛散步捡500多克重龙涎香 品质较好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