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写多份婚姻保证仍出轨 官司未打就抢走两个孩子
“孩子已经8个多月没见到妈妈了,他侵犯了我作为母亲的权利。”昨日,小萱(化名)又向导报记者反映,在打离婚官司前,丈夫就把两个孩子“抢走了”,现在,她担心自己孩子的安全。
昨天,报道《婚外情1次罚15万 出轨丈夫写下多份保证书难阻婚姻破裂》介绍了阿毅(化名)向妻子写下多份婚姻保证书,但无法阻止婚姻破裂,夫妻双方最终还是闹上法庭。
阿毅说,她要想见两个孩子,需要等到法院针对抚养权作出判决以后。但小萱说,等待太漫长,她太想念孩子了,而且,谁也无权阻止母亲见自己的孩子。“现在我最需要的是早日见到自己的孩子!”
痛苦 在幼儿园外偷看女儿
2014年11月18日,同安某幼儿园栅栏外,小萱戴着假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着校园内,当时,她已经5个月没有见到自己的女儿了。
她叫来了保安,说:“那个是我的女儿,你能不能跟老师说一下,让我见见她。”
保安走了又回来,说:“老师说了,现在没有下课,你不能见她。”
小萱没有灰心,她站在校外继续等,并掏出手机拍下女儿的样子,也期盼女儿能认出自己,但女儿却没能认出戴着假发的妈妈。
等了半个多小时,学校下课了,女儿的身影却早已不见,小萱咬牙翻过栅栏进入学校,但老师却告诉她,“孩子已经被她爸爸从后门接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小萱非常失落,渴望见到孩子的一切努力又都白费了。
为了孩子,小萱在同安的大街小巷内穿梭,寻找两个孩子的身影。为了防止丈夫及其家人认出自己,她甚至不得不戴着假发出门,但至今仍见不到孩子。
从去年6月23日至今,小萱只在幼儿园外偷看到过大女儿一次,小儿子更是一面都没有见过。从那之后,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甚至为此大病一场。
争夺 双方亲友爆发“夺子战”
打离婚官司之前,两个孩子都是跟在小萱身边。去年5月20日,当时阿毅又有很多天没有回家,心灰意冷的小萱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娘家居住,并短信告知阿毅。这一次,小萱到三明娘家住了将近一个月后,就又带着孩子回到了厦门。
小萱回忆说,“夺子大战”爆发于去年6月23日,那天是小萱一提起就落泪的日子。这一天,阿毅带人从她那里抱走了两个孩子。
小萱说,当天晚上9点半左右,她开车带着两个孩子到杏林的二弟家玩。停车后,当二弟和弟媳分别将两个孩子抱下车,小萱也准备熄火下车时,阿毅家人带着四五个人来到了这里,把孩子抱走了。“他们开车带孩子走的时候,我跑到车头右侧阻拦,可是他们竟然不顾我的死活,直冲冲地把车开走了,我整个人就被撞飞了。”当天,小萱的手肘、双膝、下巴等多处受伤。
事后,经警方鉴定,小萱的伤属于轻微伤,擦伤面积超过20cm 2,挫伤面积超过15cm 2。
坚持 妻子全力争孩子抚养权
3月9日,法院再次开庭审理这场离婚官司,夫妻双方针对孩子抚养权展开争辩。
阿毅提出,小萱经济条件不好,无力抚养两个孩子。小萱反驳说:“我有工作,有厦门户口,家人经济上也全力支持。”
为此,小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写下了承诺书,承诺愿意出钱出力帮助她照顾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是我带大的,他们非常依赖我。”小萱说,她已经做了结扎手术,无法再生育,现在她只想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倾注在两个孩子身上。
小萱说,阿毅曾经提出把女儿留给小萱抚养,儿子归他,但小萱不能接受。“两个孩子只相差一岁,从小就没有分开过,他们生活在一起才更有利于成长。”
这场离婚官司目前还在审理中,小萱表示,她将尽全力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如果孩子判给他,我一生可能都见不到自己的孩子,孩子一生都享受不到母爱。”
离婚协议有无法律效力?
庭审期间,小萱还亮出了一份《离婚协议书》,该协议书写于2013年11月21日,协议约定:“双方协商,离婚后,两个孩子归女方,男方一次性付给女方人民币十万元整。”
小萱认为,既然双方签了协议,现在要离婚,就应当依据协议履行,把孩子还给她。
不过,针对这一份协议,阿毅并不认账。他坚持说,小萱娘家远在外地,两个孩子交由小萱抚养,不利于孩子成长。阿毅认为,他的条件比较好,让他来抚养,对两个孩子更有利。
律师说法
夫妻闹离婚,孩子应跟谁?
福建天象律师事务所徐长青律师: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随哪一方生活,法院需要综合考虑做出最有利于孩子的判断,要从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生活学习的角度出发,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
从我国婚姻法第36条及此前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看,有几个基本原则: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尤其是哺乳期内的子女)一般随女方生活;10周岁以上子女的意见法院应予考虑;如一方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如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以致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则离婚时不能直接抚养孩子;在其他情形下,须综合考虑男女方抚养条件、抚养意愿、跟随孩子生活时间、有无其他孩子及再育能力以及(外)祖父母照看情况等,最终选择较有利于孩子的一方作为直接抚养人。
在离婚前或离婚期间,经常发生一方将子女置于己方单独控制之下,目的是增加法院判决孩子跟随自己生活的机会。但是,如另一方并无不利孩子成长的因素存在,单独控制孩子的行为就实质剥夺了另一方的法定监护权。对此,丧失孩子控制权的配偶如不同意离婚,只能提起有关监护权的诉讼;如果决定离婚,则仍宜通过离婚诉讼解决。(记者 刘小冰 陈捷/文 陶小莫/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