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各婚姻登记处昨日“爆棚” 为落户“火线”结婚
“大龄新人”为落户复婚
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告诉导报记者,最近这些年,特别是2008年8月8日以后,国内新人扎堆结婚的现象经常出现,情人节、8月8日、9月9日、10月10日以及“520”、“1314”等特殊的日子结婚的人都特别多。
不过,这些“好日子”结婚的新人基本都是小年轻,但导报记者注意到,昨天前来办理结婚登记的,有相当部分是“大龄新人”,30多岁、40多岁的不少,好多对甚至还带着孩子一起来。
导报记者试图采访,但大都被委婉谢绝。
业内人士推测,这些“大龄新人”除一部分是正常结婚以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复婚。“有些可能是之前因为买房等原因离了,现在又赶紧复婚;还有一些也不排除是之前感情破裂离婚了,但一方户口还没迁到厦门,干脆和带户口的前任再结一次,把户口迁过来再说。”
业内人士预计,今明两天仍是婚姻登记的高峰期。
现场
婚姻登记处比北京奥运时还热闹
昨日中午11点50分,导报记者赶到湖里婚姻登记处时,现场还排着许多人等候办理相关业务。大多是年轻男女过来登记结婚的,但是也有部分过来办理其他事项的,现场还有部分家长带着三四岁的孩子一同排队。
一名男子告诉导报记者,他于上午9点多就到现场领号了,结果就已经排到100号之后了,“虽然知道节后来登记的人可能会比较多,但是想不到会这么多”。
据了解,北京奥运会当天,该登记处总共为130多对市民办理了婚姻登记,而昨日到中午12点,就已经办理了80对结婚登记的,工作人员只能关停窗口暂做休息,于中午1点提前开放继续为市民办理。此时大部分仍在排号的市民算是可以抽空去吃个午饭了,不过还是有个别市民守候在现场,希望能够尽快把手续办理完毕。
两代人“高效分工”年轻人领证老人领表
为了节省时间,年轻人赶去领结婚证,老一辈跑去公安局,两代人分工合作。
昨天,导报记者在思明公安分局办证大厅门口,看到一名市民手里拿着一张表格、一张叫号单、一份落户说明材料。
导报记者上前询问,他说,其实他不是给自己办户口,而是给儿媳妇拿材料。“我儿子和儿媳今天早上去登记了,我先来问问,给儿媳妇上户口需要怎么办理。”他说。
对于这次出台新的政策,他们一家人都始料未及。“登记就算结婚,法律上他们就是夫妻。”他说,至于婚礼什么时候举行,目前还没考虑,完全是因为政策调整,才赶紧去登记。
很快,这名市民的儿子和儿媳便赶到。“我们早上8点多就去了,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两个年轻人告诉导报记者。
虽然中午时间已到,但三个人离开思明公安分局,准备赶往市政服务中心,“因为我儿媳妇是外地户口,要办落户得去那边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