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去年厦户籍职工数连续7个月上升 节后或将赴11地招工

2015-02-11 17:28 来源:厦门晚报 0

  记者今天上午从市人社局获悉,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市职工人数158.72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4.09万人,同比增长2.65%。其中,本市户籍在职人数为49.79万人,占总职工数的31.37%,连续7个月份保持上升态势。

  ■去年本市户籍职工数约50万,连续7个月上升

  ■人力市场呈现供需两旺但结构矛盾突出的状况

  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我市人力资源市场无论是企业需求岗位数还是劳动力资源总数都比2013年有所增加。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呈现总体供需两旺、结构矛盾突出的状况。

样本分析

在职人数平稳增加 电子行业为缺工主体

  ■以2014年12月份为例,数据来自厦门市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显示,12月份全市各区上报500人以上重点用工企业共276家,在职员工总数418666人,总缺工数21317人。相比上一年同期,总缺工数减少6639人,是今年以来总缺工人数最少的一个月,也是近三年来500人以上重点用工企业缺工数最少的一个月。

  电子行业依然是我市缺工主体,该行业受订单影响导致的阶段性缺工情况比较突出。

用工形势

  A

  中西部就业机会增多

  来厦务工人员增量减少

  去年,全市职工总数稳中有升,整体用工情况总体趋稳,缺工矛盾也较往年有所缓解。随着春节的临近,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过年,企业用工需求将出现一个季节性缺工。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企业用工需求的攀升与引进劳动力逐年减少的矛盾依然明显。我市经济平稳发展的势头没有变,部分企业用工规模保持稳定,有些还在增资扩产;受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等因素影响,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多,薪酬待遇与我市差距不断缩小,中西部劳动力回乡转移就业,到我市务工人员增量减少。

 B

  劳动力成本上升 制造业企业面临较大冲击

  同时,求大于供的劳动力市场决定了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一种必然趋势。劳动力成本上升,突出表现在工资水平的增长和社会保险费用增加等方面,这对依靠低廉的人力成本盈利的制造业企业产生了较大冲击。去年9月我市出台政策,进一步减免、返还部分涉企收费,这对减少企业招工成本、破解“招工难”问题将产生积极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对高质量就业和劳动价值的体现越来越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家庭条件和受教育程度的改善,对待遇水平、就业环境、职业发展、子女入学和社会保障等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有着更高的期望值。这对我市企业的用工环境、权益保障和文化建设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C

  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 技术工紧缺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

  需要企业重视的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现象还将长期存在。

  从当下情况看,熟练工和技术工紧缺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一直并存着。长期以来技工教育投入不足,技工培养能力还不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用工短缺仍然较为明显。

  同时,高校部分毕业生的专业背景、职业技能、就业观念,与社会需求及岗位要求不相匹配,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节后措施

  组织外出招工9条线路 全力推进网上“智慧就业”

  2015年春节后,我市将以“春风行动”为抓手,组织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办招聘专场和进入工业园区靠近服务等措施,搭建招聘求职供需直通平台,引导来厦务工人员进场应聘求职,服务企业用工。

  我市将开展一系列外出招工活动,分别到湖南省湘西州、安徽省阜阳市、江西赣州市、江西九江市和抚州市、云南省昆明市、四川省资阳市和绵阳市、河南省三门峡市以及本省龙岩市南平市等9条线路,涵盖了7个省份、11个地市。目前除河南、云南、四川三地之外,前往其余地市招工的企业报名已经结束。

  另外,继续加强企业用工形势的分析,通过强化厦门市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500人以上重点用工企业情况分析,及时科学判断用工形势,发布相关信息。同时继续推动“智慧就业”,全力推进网上无形市场的建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厦门站重启铁路桥下交通压力骤增 等了4个红灯才通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