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网传逃避酒测4大“歪招” 酒测前再次饮酒获刑1个月

2015-01-06 16:11 来源:厦门晚报 0

【后果】

  男子从网络上学来逃避酒测的招数,因犯危险驾驶罪获刑1个月

【说法】

  酒测前又饮酒的,以饮酒后的血液酒精浓度作为酒驾依据

  民警一到现场,年轻司机吴某“咕咚咕咚”喝下半瓶丹凤高粱酒。吴某自以为这样就能逃避法律的惩处,但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近日他因犯危险驾驶罪获刑1个月。

【肇事】

  酒后驾车追尾小客车

  面对检查使出“歪招”

  吴某今年27岁,本科文化,是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的员工。去年6月19日凌晨2点40分左右,吴某酒后驾驶小轿车,在厦禾路与白鹭洲路交叉口追尾一辆小型客车。吴某自知酒后驾车理亏,想私了。对方司机阿顺(化名)和朋友闻到吴某一身酒气,要求吴某赔偿几万元。吴某看车子损伤并不严重,认为对方狮子大开口,当场拒绝。阿顺的朋友说:“你要是不愿意,我们就报警了。”吴某怒答:“报警就报警!”

  接警后,民警很快抵达现场,看到吴某仰头猛灌丹凤高粱酒的一幕,立即上前制止。经检验鉴定,吴某的血液酒精浓度为104mg/100ml,已达醉驾标准。

  事后,吴某老实交待自己喝酒的原委。他说,之前在网上看过段子,如果在民警面前喝酒,就无法认定是否酒驾,可以蒙混过关。刚好车上还有一瓶酒,吴某觉得既然对方已经报警了,就冒险试试。

【解释】

  酒测前再次饮酒

  会酌情从重处罚

  思明区法院审理认为,吴某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的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对于这样的逃避手法,法官解释,早在2013年底,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按照《意见》,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的,以其饮酒后的血液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是否醉酒的依据。如果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应当认定为醉酒。因此,法官表示,那样的“歪招”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被作为逃避民警检查的情节,酌情从重处罚。

【别试了 没用的】

  网传逃避酒测4大“歪招”

  网络上流传着不少逃避酒测的所谓“奇招”,如服用醒酒药、自购酒精测试仪等,思明区法院的法官表示,从以往的酒驾案例来看,部分被告人以身试法,但事实证明那些所谓的“奇招”是没用的。

【招数一】

  大量喝水

  大量喝水能稀释体内的酒精含量?

  酒测仪检测的是来自肺部的气体,不仅仅是口腔里的,这也是每次酒测时交警都要让驾驶员至少吹气两到三秒的原因。肺部的气体,不会因为喝几口水就冲淡,而且喝完酒之后,酒精是一个逐渐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长达十多个小时,体内酒精含量呈从低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趋势。

  【招数二】

  服用醒酒药

  可在短时间内起效,达到缓解酒醉症状的效果,能应付得了酒驾检测?

  据报道,市场上的解酒药成分大多数为中药葛根、甘草等天然植物,服用这类解酒药只能帮助舒缓饮酒后胃部的不适,适当保护肝脏,但不能降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更无法逃过酒精检测。

  【招数三】

  自购酒测仪

  自己购买酒精测试仪,酒后自行检测再上路?

  记者在淘宝网上查询,一台酒精测试仪最便宜的不到10元,贵的则高达上万元。外地媒体曾做过相关实验,发现网络上销售的酒精测试仪质量参差不齐,准确度无法保证,有的甚至与交警部门的数据相去甚远。

  【招数四】

  溜走或闯关

  看到交警在查车就把车停在一边,悄悄溜走,或者直接强行闯关?

  这样的案例在审判过程中较为常见,但往往都被民警及时发现,量刑时会加重。另外,强行闯关,加速逃离,车上人员的安全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同安石浔村一小货车为躲避轿车扎进小溪里(图)
下一条:湖滨中路一待拆顶楼阳光房起火 未造成人员伤亡(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