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明显孩子穿衣直接由夏入冬 奶奶捂爸爸脱上演攻防战
【提醒】
俗话说“春捂秋冻”,这种说法与人的免疫系统相适应,其实是符合科学的。医生认为,春季气温从冷到暖,减得太快遇到天气变化会不适应;而秋冬季节由暖转凉,添衣别太积极,让免疫系统得到必要的锻炼。
摸摸孩子鼻尖不发凉,说明衣服穿得差不多
孩子穿多少才合适呢?杨一民说,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常处于活动状态,不建议穿太多。
一般来说,孩子的穿衣原则为:把贴身内衣扎进裤子,厚厚的保暖内衣没必要;摸摸孩子的鼻子尖,不发凉说明衣服穿得正好,如果摸摸后脖子粘手,说明穿多了开始出汗了。
杨一民说,最容易捂出病的是不满一岁的宝宝。由于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对外界气温适应性较差,捂得太严会导致宝宝体温升高,甚至出现高热症状,其原理与中暑相似,称为“捂热综合征”。还有的家长担心宝宝睡着了着凉,被子包得严严实实的,结果捂住了孩子的鼻子和嘴巴,宝宝没有能力掀开被子,容易发生缺氧窒息。
给宝宝增减衣被,以宝宝面色正常、四肢温暖、不出汗为宜。如宝宝行为异常或脸上有汗,体温37摄氏度以上,在排除疾病的情况下,说明保暖过度,应松开包裹或减少衣物;如手脚发冷,说明保暖不够,则需增加衣服或提高室温。
一旦出现闷热窒息综合征症状,家长不要惊慌失措。若仅为面色欠佳,应赶快将患儿移出捂紧的被窝,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改善缺氧状况;如伴有高热,可松解衣服、减少包裹、揩干汗水或用温水擦浴,更换湿衣,也可在宝宝头部枕上冷水袋;如手脚冰冷,呼吸不规则或无呼吸、刺激无反应,应立即暴露头面部、清除口鼻分泌物、疏通呼吸道、及时做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求救,及时送医。应注意别用退热剂。
孩子发烧不要盲目捂汗,越捂可能烧得越高
厦门人的传统观念认为,发烧了要多出汗才会好。因此孩子发烧,家长常给孩子添加衣服或裹上厚棉被“捂汗”。第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燕提醒,过多的衣物反而会阻碍热量散发,导致孩子体温“越捂越高”。
不过,有些孩子在体温上升时,出现手脚冰冷的现象,这时候不能减少衣物,否则可能会诱发寒战,加重发烧。应先添加衣物、热水泡脚,捂热孩子的手脚,等四肢末梢循环好转后再进行物理降温。
近日,上海老中医王瑞春也发微信提醒家长,给孩子穿得里三层外三层,汗管堵塞、皮肤透气差、清洁不佳,容易长痱子、湿疹或脓疱疹。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不通,肺热不能排出,容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孩子穿得太多,造成便干,不仅会导致消化道的症状,也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记者 施璐玮 苏奇 何崇梅 见习记者 林珊 通讯员 李琪彬 李晓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