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干部异地挂任“要职” 锻炼服务“美丽厦门”

2014-10-29 08:24 来源:海西晨报 0

挂职助干部打开新思路

  记者观察

  挂职干部归来被赋予新使命

  挂职期满,一批干部回厦后,赋予新使命,继续投身特区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威榕,曾是一名挂职干部。2010年6月闽北洪灾后,周威榕于当年7月起,挂职任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负责厦门对口援建南平的相关工作等。去年,结束挂职,周威榕回到海沧工作。

  去年获提任市侨办副主任的援藏干部邵育秦,此前曾担任禾山街道办事处主任、禾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等;其还曾作为援藏干部,担任米林县县委书记一职。

  今年5月,市政集团正式挂牌成立,集美区原副区长王良睦出任首任总经理。这位厦门园林战线上的“老将”,也曾赴宁德市霞浦县挂职任科技副县长。

  专家解读

  对于厦门加大干部挂职锻炼力度,厦大副教授、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领域专家孟华认为,其不管是对干部本身,还是对厦门、对挂职地,都可望实现“多赢”。

  在孟华看来,对于干部本身,挂职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在新环境下的再历练,它可以让干部在挂职的过程中面对不同城市的不同情况,从而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学习锻炼,丰富干部的管理技能。

  “对于每一个地方来说,人们长期共事思维与做事习惯会形成一定的定势,新挂职干部的到来,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带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有助于打开解决当地问题的思路。”孟华认为,特区干部去异地挂职,自然会将特区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甚至好资源,带到挂职地,“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厦门与这些挂职地的交流、合作更紧密,这也是厦门与当地经验进行交流互补的一个过程”。

  同时,孟华认为,要充分发挥挂职干部的作用,就必须保证挂职不能只是走过场,这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在挂职当地要有所作为,有所贡献,这一点可以通过挂职期间严格考评来实现;二是挂职回来后,要能够有所感悟和提高,能够对厦门发展有新的思路,这一点可以通过挂职归来后的挂职总结或述职,结合挂职后一段时间的工作绩效表现评定来实现。

  让干部挂职锻炼服务“美丽厦门”

  新闻观察

  近年来,厦门格外重视干部挂职锻炼。厦门自2012年启动干部挂职“五年千人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每年选派200名干部进行挂职锻炼。今年,是实施这一计划的第三年。为积极推进“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加大培养锤炼干部力度,厦门干部挂职的类型呈现多样化,不仅有市区上下挂职、驻镇包村、驻街包企、到指挥部和信访部门挂职等纵向类型,还有与驻厦中省直单位、省内其他地市互派挂职等横向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厦门又根据“美丽厦门”大山海、大海湾、大花园发展思路,让干部走出厦门接受锻炼,先后与宁德、龙岩、南平三个市互派挂职干部55名。

  挂职选派方式也不断创新。比如,对驻镇包村、驻街包企干部均以小组形式选派,对选派到各指挥部的干部采取成批选派,变“单兵突进”为“集团作战”,提高了“战斗力”。

  干部挂职工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单位和干部参与挂职工作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目前,每年挂职涉及的单位都在100家左右,有的单位主动争取名额,有的超额选派干部,并主动要求安排到基层一线去。挂职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培养锻炼干部的同时,服务推动工作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正如厦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秋雄此前所强调的,要把更多的干部输送到基层一线,输送到艰苦复杂环境和中心工作最需要的地方,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电信员工偷改添加流量套餐牟利 累计出售850张号码卡
下一条:中国27所大学入选全球500强 厦大上榜名列第360名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