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85对厦门老人在中山公园举办集体婚礼
供图/微信网友“小强”
今年重阳节本报采访发现,相比送礼物,年轻人深感陪伴父母更重要。昨日,国庆假期恰逢重阳节,记者随机采访20个家庭发现,大部分年轻人选择以外出聚餐或是在家聚餐的方式陪他们过重阳节。
而昨日本报官方微信“厦门日报”推出的重阳节专题《下一世不会再见,唯有这辈子多些陪伴》也引起了读者网友们的共鸣,“礼物不是最重要的,贵在多陪陪他们。”
礼物 [1] 画出爸爸的爱
有给父母送礼物的年轻人,也都是别有心意,蕴含着特别的故事。
忘记是哪一天了,父亲给自己剃头时突然说:“你低下一点,我够不着了。”本报微信网友 “小强”瞬间泪流满面——昨日,家住振兴社区的“小强”将那天的情景画了出来,作为重阳节礼物送给父母。今年35岁的“小强”是一名插画师,父母已经60 多岁了。每个月,父亲都会为他理头发。 “从小到大,都是父亲帮自己剃头。”敬老节的到来,“小强”感受到父母的默默关怀。于是将这一温馨的场景画了出来。
礼物 [2] 亲手做大餐
“70多岁了,有高血压,也不喜欢到外面餐馆吃。”老魏说,听其他老人有收到礼物,他虽然没收到,但觉得无所谓,也不想给孩子们增加负担,只要孩子们工作顺利。平时上班忙,都是婆婆负责一日三餐,这次重阳节刚好放假,昨晚,前埔北社区的吴女士自然当起主厨,和老公配合,一起为父母亲做了顿丰盛的大餐:有母亲爱吃的白灼虾,父亲爱吃的螃蟹等。
礼物 [3] 陪父母出游
除了吃饭,不少年轻人趁着假日,陪家人出去游玩。公公身体不太好,家住金安社区的蔡女士昨日去看望他,陪着聊天。昨晚,全家人一起吃了个开心饭。陪公公过完重阳节,今天,蔡女士还将带着自己的父母亲去同安一日游,“父母亲曾说没去过同安,这次就带他们去同安影视城逛逛。”家住滨中社区的蒋先生老伴则享受了一趟台湾游,这是孩子们送给她的重阳节礼物。(记者 吴燕如 邓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