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四类网络诈骗案件 法官支招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扮儿子称被绑演戏专骗老人
这伙骗子扮儿子装歹徒合伙演戏,骗了老赵4万元
“爸!快救我,快救救我啊!”2013年8月7日,已退休的老赵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为了救孩子,老赵按照要求向对方账户汇去4万元。没想到,这一切都是个骗局,孩子根本没有发生意外。
当天,只有老赵一个人在家,儿子和儿媳妇都去上班了。早上10点多,家里的固定电话响了,老赵拿起电话,刚问了一句对方是谁,电话里就传来了惨烈的哭喊声。“救命呀!不要再打我了,我让我爸给你们钱!”电话里的每一句喊叫都痛在老赵心坎上。
“快拿钱,不然你儿子就没命了!不准报警,也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对方接过电话,恶狠狠地威胁老赵。老赵当真以为儿子阿峰被绑架了,立即按照对方要求往指定账户转款4万元。
到了下班时间,阿峰照常下班回家。听了父亲的描述,阿峰惊呆了,因为自己一天都很平安,并没有遭绑架,更没有往家里打过电话。他们立即报警。
2013年8月19日,这个犯罪团伙被警方抓获。原来,这是一个专门打电话骗取钱财的犯罪团伙,他们开着车流窜在厦门和漳州,以老人为诈骗对象,通过拨打受害者家里的座机,虚构孩子被绑架的事实,诱骗被害人汇款至指定账户。所谓“孩子”的哭声,其实是他们冒充受害者的子女大哭,某些受害者一着急就信以为真了。因为被受害人识破,其中有4起诈骗未遂。
[法官判决]
经湖里法院一审判决,该犯罪团伙构成诈骗罪,是共同犯罪,其成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11个月、10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处罚金6000元至1万元不等,并退赔被害人损失。
[法院说法]
一些犯罪团伙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利用人的畏惧心理,制造家人被绑架的假象,从而骗取钱财。老人的警戒意识较低,容易成为受骗对象。市民在收到类似信息时,应确认身边亲人是否安全无恙,做出正确应对措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