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金线莲以假乱真现象普遍 功效太“神化”高价炒作

2014-08-01 16:51 来源:厦门晚报 0

 【价格】

  金线莲定价混乱,价格相差数十倍

  药店礼盒装卖得最贵,草药摊主保证“纯野生”,一斤鲜草450元

药店的金线莲有不少产自外地

药店的金线莲有不少产自外地

药店的金线莲有不少产自外地。苏奇 摄

  同样是金线莲,价格却相差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记者在湖滨北路一家连锁药店询问时,店员说金线莲卖得很好,散装的已经断货了,要买得等调货,10克售价25.8元。店员给记者看了另一种5克装的金线莲,包装是不透明塑封的,售价50元。这两种产品,均为福建产的。

  在东渡的一家连锁药店,店员向记者推荐了两款透明盒装金线莲,均为50克,一种售价498元,另一种是380元,产地都是厦门。记者看到,498元的金线莲叶片相对完整,便宜的一种叶片较碎。

  记者在海沧医院旁的一家药房也看到了金线莲,两种包装均为20克装,售价230元。店员说,产品相同只是包装不一样,一种是塑料盒的,另一种是铝盒的,方便送礼。在沧林路的一家药店,记者看到只有一种100克的简易塑料包装金线莲,售价250元。

  除了这些产自福建的金线莲,也有“外来客”。在湖滨南路同仁堂药店,记者发现有三种金线莲,其中一种10克简装的售价180元,包装盒里的金线莲被揉在一起,并非整齐排列。另外两种是50克礼盒装的,都要卖1180元,店员说包装不算钱。这两款金线莲的产地不同,一种来自广西,另一种则产自云南,据店员说广西的品质更好。

  一家茶叶店也卖金线莲,店家为金线莲的品质“打包票”,每克售价13元,还有礼盒包装。八市草药摊上,摊主保证是产自贵州的“纯野生”金线莲,鲜品每斤卖450元,干品则50克卖500元。如果是种植的,价格略低一些。吕厝附近一家超市出售的金线莲有三种规格,250克装售价300元,100克的售价120元,50克的售59.9元。

  【业内揭秘】

  【产地】

  福建野生金线莲列入濒危名单,几乎已绝迹

  市场上超过九成都是人工种植的,越南缅甸野生的较多,但品质不太好

超市出售的新鲜金线莲

超市出售的新鲜金线莲,号称野生的。苏奇 摄

  章先生从事中药材采购已有20余年。他说,如果是就地收购价格相对较低,每斤金线莲鲜草大约数百元。野生的干品金线莲,品质较好、水洗净度高的,收购价每斤可达上万元,进入零售店包装出售价格可能翻倍,一斤卖2万元也不算稀奇。

  章先生说,金线莲品质好坏与是否野生、培植时间及品种有很大的关系。福建本土金线莲品质出众、需求旺盛,野生的被过度采挖几乎绝迹,目前仅在山野中零星可见。1990年,福建金线莲被列为濒危珍稀药用植物加以保护。

  产自台湾的金线莲品质也不错,但野生的也很少。广西、广东产的野生金线莲市场上有售,但产量也不大。来自云南及越南、缅甸、老挝等邻国的野生金线莲较多,但品质不够好,价格也相对较低,每斤售价3700元左右。

  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绍基说,越南有一种植株高、叶面大的野生金线莲,其实属于观赏性金线莲,药用价值并不高,价格很便宜。

  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黄献钟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金线莲都是野生的,因为种不了所以卖得很贵。2006年人工培育成功后,现在90%以上的金线莲都是人工种植的。

  汀溪金线莲种植户叶先生说,种植金线莲的多了价格也有所下降,普通种植鲜品市场价每斤300元至500元。金线莲的品种有二三十种,但真正有功效的只有几种。

  【品质】

  相当一部分金线莲来自培养皿,“营养不良”像豆芽菜

  种植金线莲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能采摘,种植时间越长品质越好

  金线莲种植至少要6个月以上,长到15到18厘米,每株4克左右才能采摘。优质金线莲要种植1年以上。目前主要有组培、林下仿野生种植、大棚种植等方法,不同的种植方法,金线莲的品质和价格也相去甚远。

  “有相当一部分金线莲是从培养皿中直接拔出来晾干出售的。”章先生说,这种方法来钱快、风险小,但是因为金线莲品质较低也最廉价。还有的在培养皿中组培,再移到林下种植3个月以上,种植时间越久品质越好,种苗好、林下种植时间较长、生长茂盛的干品每斤可卖3000元左右。

  “培养皿种植的金线莲像豆芽菜,没吸收什么营养,功效不高。”叶先生说,这种鲜品每斤大约300元至400元。

  水洗净度也会影响金线莲的价格,洗得干净的售价也相对较高。此外,是否施用过农药或化肥,也是决定金线莲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比如林下有机种植的,鲜品每斤可卖700元到800元。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图书按斤卖也会短斤少两?老板:秤是准的 随便称!
下一条:母亲患癌儿子病倒 每天相互鼓励:你会好起来的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