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南普陀致力打造国内首个无垃圾桶寺院 陆续拆除垃圾桶

2014-07-28 16:59 来源:海峡导报 0

  三个阶段 120个垃圾桶分两批拆除

  据南普陀寺方面透露,上个月5日启动的南普陀寺打造首个无垃圾桶佛教寺院活动,其整个过程将分为三个阶段来完成。

  包括首个月进行前期的宣传和口头劝导;在中期即从今天开始对寺院内的60组、120个固定垃圾桶分两批进行循序拆除;直至9月5日前后,将取消南普陀寺内所有的固定垃圾桶。

  在此基础上,南普陀寺表示还将在义工和导游的解说中融入“垃圾不落地”的宣传,以此提醒游客和香客做到自觉自律。

  据法仪法师介绍,南普陀寺方丈主要提倡的是多使用可循环性物品,少制造人为垃圾。他强调,“垃圾不落地”的推广和宣传,并非是南普陀寺的面子工程,而是出于对个人修为的重塑,以及环保从自身做起的理念普及。“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所有的义工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并在培训的课程中,将我寺方丈的环保思想和理论灌输给义工。然后在接待广大游客时,再将思想传播出去。”法仪法师介绍,在取消所有垃圾桶后,南普陀寺的义工将分为两个队伍,一组负责宣传,一组负责日常维护。

  而旅游部门也已经与南普陀寺院方接洽完毕。据悉,目前所有的导游在向游客介绍南普陀寺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会向游客宣传南普陀寺的“三零”理念,即“零商业、零门槛、零污染”。

  其中的零污染,就是现在所开展的取消垃圾桶以及号召垃圾不落地等活动。

  法仪法师表示,从佛教角度,这只是一个表象而已。但深入而言,则是一种“心净国土净”的境界,即我们要清净我们的自心,不只是我们的生活环境没有垃圾污染,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心灵上也要提倡环保,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从取消垃圾桶入手,就是我们‘精神升华’的前期工作。”法仪法师说。

  记者观察 全国各地游客多能自觉支持

  昨日上午,导报记者随负责取消寺内垃圾桶的清洁工,边拆除垃圾桶边在南普陀寺逛了一圈,发现多数游客能做到自觉自律并能使手上的垃圾在寺院内不落地。

  建发国旅的几位来自广东东莞的游客,在与导报记者聊天时正津津有味地享用着南普陀散装馅饼。当被问及南普陀寺的垃圾桶在已经取消的情况下如何处置手中的包装袋时,这几位游客用浓厚的“粤普”表示会将手里的馅饼包装袋带到寺院外再丢弃。

  建发国旅的许导游向导报记者表示,虽然南普陀寺的卫生环境以及游客素养较其去过的国内其他寺庙景区要来得洁净自觉,但突然取消垃圾桶还是难免会对游客造成一些麻烦和困扰。“毕竟现在天气炎热,一些游客看见没有垃圾桶肯定不经意间会把手中吃完的雪糕棒以及擦汗的纸团等不便携带的垃圾顺路丢弃。”许导游表示,遇到此类情况只能靠他们不停地劝导和宣传来减少这种陋习。

  据南普陀寺实业社的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垃圾桶的取消,寺院在短期内肯定将增加垃圾量。对此,他们调整缩短了殿外垃圾处理和运转的周期,以此来配合南普陀寺的“垃圾不落地”活动。

  记者手记

  垃圾不落地是一门无言修行

  既心怀向佛的虔诚,又何惜举手之劳?这是导报记者在南普陀寺采访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垃圾不落地,南普陀寺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无垃圾桶道场的寺院,一个多月来,得到了多数游客的自觉支持,也备受各界好评。

  正如这一活动的初衷,我们真诚祈愿通过这次行动,能够引导每一位来寺的参访者,体验环境保护带来的身心舒畅和欣悦,感受佛陀教育带来的净化和祝福。把我们手中的文明化为内心的光明,不仅成就一座清净的心灵道场,同时也能够把呵护自然、保护环境作为一门无言的修行。我们希望将“垃圾不落地”活动的理念传递到每一个家庭、社会以及这个世界,请每一个人都安住在清净、庄严、健康、光明的净土之上。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近日厦门天气持续晴热 或有台风来降温
下一条:老人突然瘫倒出租房门口送医救治 疑似嫖客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