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记者调查 面对网络冲击厦门书店的转型与突破

2014-07-05 19:46 来源:厦门晚报 0

纸的时代
主要为商场带人气模式难复制

  在书店一片唱衰中,位于海沧阿罗海城市广场的“纸的时代”却颇具人气,成为网络上最火的一家厦门书店。“纸的时代”由海沧阿罗海城市广场的经营者一手打造,售价比照当当网。书店负责人周女士并不讳言,书店本身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我们是公益性书店,并非靠它盈利。”她说,书店只是一个文化交流区,也能汇聚商场的人流。据估算,书店开业至今,给阿罗海城市广场带来了数十万的客流量。

  业内人士分析,“纸的时代”的定位,就是用来吸引人气的,由商场出资经营,作为“自有物业的文化配套,它与商业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而这种“书店拉商铺,商铺养书店”的模式,是其他书店难以复制的。

“琥珀”和“不在”
营造精神家园重体验式消费

  在今天,书店不仅是买卖书籍的地方,它还必须拥有人文气息,是读者的“精神家园”。

  “小清新”的琥珀书店,也是厦门书店中的代表之一。此前,迫于租金压力,该店被迫搬到300米外的中华儿女美术馆。在该店负责人看来,强调互动性是琥珀书店的一大特色,通过举办读书沙龙,琥珀带来的购书体验,是网上购书所无法替代的。

  位于中山公园附近华新路上的“不在书店”,堪称书店网络营销的范例,被誉为“中国最美书店”。记者看到,这家藏身老别墅内的书店,处处营造一种“人文”、“小资”情调,在楼上,可邀三五好友一起品茶、读书。不少来厦游客以“参观”的视角完成体验式消费。此外,据店员介绍,书店还不定期举办各类新书分享会、艺术展览、音乐/电影沙龙。

小渔岛书店
定向收购书二手书人无我有

  在民族路有家“买借一体”的荒岛图书馆小渔岛书店,它还在大学路上开了分店。其生存之道则在于“专”和“精”,一些别处很难买到的稀缺专业书,尤其是介绍闽南地方文化的书籍,这里却可以找到。

  该店负责人介绍,为求差异化经营,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定向收书”。店内上千本闽南地方文献,是其他书店短期内难以复制的。它还融合时下流行的O2O模式,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开店,以此争取更多本地或外地顾客。

外图书城
外围招商一站式购书

  外图书城作为“地标”之一,其人流量并不少。它庞大的体量,为读者提供了品种齐全、一站式的便捷购书体验,也满足了老中青不同人群的需求。打折卡的适时推出,也为外图贴上了“实惠”的标签。“我们的经营状况还不错。”厦门外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网络冲击实体书店的话题,他不愿多谈。

  外图书城的盈利相当程度与“招商”不无关系:出租部分外围场地,用于数码产品、办公文具、咖啡和食品的售卖。这些既满足了一些顾客的需求,也能充分利用其场地、空间方面的优势。(文/图 记者 王晨程)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全国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 厦门成绩全省第一
下一条:厦门环岛干道五缘湾段坍塌辅道完成基坑回填 完全恢复交通还需几天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