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2014全球建筑大师论坛开幕 东西方建筑艺术巅峰对话

2014-07-02 08:55 来源:厦门日报 0

注入情感,建筑才能鲜活

  “建筑只有注入情感后,才能鲜活起来。在全球性的建筑浪潮中,很多设计师选择了复制,但那只是建筑的移位而已。我愿意为建筑的鲜活性和创新性花费时间,这个过程就像玩拼图一样,虽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能从中得到快乐以及在建筑完成后的成就感。”

  年轻建筑师要敢于做梦

  “年轻建筑师将来会慢慢接触到很多实质性的建筑活动,年轻人要勇于尝试,敢于做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建筑师。”

  ——本纳道·霍

  

本纳道·霍作品  

  本纳道·霍:寻求与自然的互动

  本纳道·霍作品。

  人物名片

  本纳道·霍是美国知名的建筑设计大师,1977年在迈阿密创立Arquitectionica建筑设计事务所,他的作品如NBA迈阿密热队体育馆、纽约时代广场威斯汀酒店、迈阿密国际机场、法国第戎大剧院等都为人熟知。

  从遥远的大洋彼岸到东方大陆,国际建筑大师本纳道·霍以各种不同的经典之作征服众人。他呼吁,城市建设应该强调积极寻求与自然的互动,实现良性循环。

  建筑应反映当地文化

  本纳道·霍的作品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对于如何实现建筑语言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统一,他认为,设计应该充分结合当地元素,体现当地文化。

  目前,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文化上极强的互动将大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本纳道·霍看来,“建筑语言的国际化应该要求建筑设计应结合当地元素,国际化应该是一个联合的概念,而不是分隔的概念,建筑设计要避免过于极端化,或者太富个性化、单一化。

  把更多用地还给自然

  由于很多项目在城市里,当然要占用土地资源来建楼,那么,怎样少用地、有效地利用资源?本纳道·霍说,这个问题非常考验建筑师。

  他认为,其实很多项目都能发现这种机遇,即要把一些用地还回去,还给自然,“因为我们可以选择设计很多绿化,并把一些地用作绿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应该结合起来,把旁边的风景和自然界很好地融合到项目中,然后把更多的用地拿来做景观。”

  观点

  

藤本壮介作品“蛇形画廊”。 

  藤本壮介作品“蛇形画廊”。

  (照片版权属Iwan Baan)

  厦门水岸资源独特

  2014全球建筑大师论坛,最精彩的环节体现在“东西方建筑美学对话”。此次对话,主办方特邀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现担任美国嘉科工程集团设计董事的马笑漪女士作为对话环节主持人。从自然和建筑、室内与室外到空间与设计,再到设计师内心的独白,两位大师的对话给现场听众带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谈到对厦门的印象时,本纳道·霍说:“地理环境是建筑灵感的源泉,厦门具有无可比拟的地理位置优势,对我来讲真的是很有潜力的一座城市。”他认为,厦门作为一座有着丰富水岸资源的城市,应当加快发展并保持好对水岸资源的利用,发展城市各处与水岸周边的交通。

  美国巴尔的摩市作为厦门的姐妹城市,和厦门一样是座海滨城市。本纳道·霍表示,希望厦门也能像巴尔的摩一样利用好水岸资源,同时在公共交通和行道建设投入更大的力量。

  藤本壮介非常同意本纳道·霍的观点,他说:“城市独特、气候适宜、绿意盎然,厦门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整个区域将来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

  (文/汪莉)

  活动

  

本纳道·霍作品

  本纳道·霍作品。

  畅谈滨海住宅新趋势

  昨日上午,美国知名建筑设计大师本纳道·霍以及台湾空间大师李玮珉,亲临恒禾七尚示范区现场,与顶级华人设计师畅谈滨海住宅新趋势。

  恒禾七尚是本纳道·霍在厦门的作品,秉承了他“滨海住宅,湾居生活”的理念。本纳道·霍表示,他与五缘湾首次“约会”,就被其独特的环境所吸引,因此在设计之初,他就赋予恒禾七尚独具特色的外立面,使之从周围建筑中脱颖而出,与海湾等自然环境相融合。为此,本纳道·霍独辟蹊径,萃取“海洋”元素,以超越传统豪宅的波浪形曲线外立面设计,打造厦门最像海的建筑,用建筑形态表达诗意的居住。

  恒禾七尚的样板房主设计师、台湾空间大师李玮珉也莅临现场。李玮珉认为,室内空间设计要与建筑外形保持完美的统一,作为整体建筑理念的室内落地、室内设计应兼顾艺术美和居住舒适性的有机协调。他希望能在本纳道·霍打造的最像海的建筑外在美之下,为这座海洋精神建筑再添“内在之美”。

  值得一提是,全球新生代最具才华的建筑师藤本壮介也在昨日上午造访恒禾七尚,与本纳道·霍一起品鉴亚洲十大超级豪宅的风采。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市已进入恙虫病感染流行季节 避免溪边草地上坐卧
下一条:昔日“水果皇后”蓝莓大跌价 高级水果遭遇入市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