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巨量渣土去哪儿了?建筑渣土入海销声匿迹
岛外
半年填出一个护坡,下雨天道路脏滑
翔安多处荒地出现土头山,多为农民翻建带来
■岛外这样的路边土堆随处可见。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翔安区马巷镇马头山路,这是马巷镇区通往位于朱坑社区的翔安应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重要通道,沿着这条两车道的水泥路,记者在靠近填埋场的路口两旁,看见一个个形似“小坟头”的土头垃圾。这些垃圾有砖头石块,甚至还有抽水马桶之类的装修垃圾。
除了这些明显的“小坟头”,在填埋场对面的山上,还隐蔽地隐藏着两个巨大的土头垃圾倾倒点,其中一处,进口处明明写着“禁止在此处倾倒垃圾”的字眼,但是沿着土路直上,在右边树丛中一个土坡上,到处倾倒着废弃石板材,形如一个白色护坡。
“这是最近半年才出现的。”朱坑社区居民老洪告诉记者,这些土头垃圾多来自马巷镇区几个城中村的居民,他们在翻建后,通常会雇佣一些土炮车,连夜将这些土头垃圾倒到填埋场附近的路边,日积月累,便出现了这么多。
这些土头垃圾带给附近居民的不仅是环境难看,更影响到大家的正常出行,一下雨,土头垃圾的泥水就会流到路面,不仅污染路面,还让整条路变得很滑,很危险。
除了马头山路,有读者还向本报“我要说”微信号发图片反映,在翔安马巷巷北路往新圩方向,在与沈海高速交界的地方沿线,也有不少土头垃圾。
记者将此事反映给翔安区市容环卫处,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问题在翔安确实普遍存在,像之前在汇景广场前的一个荒地上,曾出现一座巨大的土头山,经多年的努力,他们通过安装监控等方法,才最终将土头山铲除。
【乱象分析】
消纳场所太远,很多土方车不愿去
岛外数十个废土消纳场冷冷清清,运输方认为“成本不划算”
建筑渣土四处乱倒,难道是我市没有正规的消纳场所吗?
其实不然。据了解,当前,我市工程类建筑废土的消纳场有数十个,有大有小,大的可以消纳数百万立方米,如海沧1367#地块就可以消纳约300万立方米的工程渣土。家装类垃圾方面,同安洪塘塘边村就有一处约250万立方米的消纳场,足以消纳好几年产生的家装类建筑垃圾。
奇怪的是,这些消纳场并不热闹,甚至算得上冷清。
为什么会这样?
知情人士说,这些消纳场都在岛外,从岛内拉过去倒,距离太远了,现在运输价格高,拉过去不赚什么钱,不划算,业主和土方车司机都没有积极性;即便岛外其他区,跑过去也一样,距离太远,成本又高,不愿意去倒,只有周边的工地或装修产生建筑垃圾的业主才会就近去倾倒。
也因此,多数土方车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偷偷摸摸地,利用夜间,寻找无人管的偏僻地方如公路两侧、人行道、绿化带、断头路或城乡结合部的房前屋后空地乱倒。只要不被抓到,就等于赚到了钱。
市建筑废土管理站站长郭万艺说:“岛内已经没有消纳场了,运到岛外倒,距离太远,没什么利润,一些不守规矩的渣土车就容易乱倒。”郭万艺担心,随着城区建设的拓展,岛外各区这一现象有增长趋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