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现神奇“吸水”彩色道路 像海绵一样(图)
根据施工部门描述,这条神奇的彩色渗水道路,透水性极强,透水率高达90%。
和目前厦门最为常见的沥青路面和透水砖相比,其透水能力究竟如何?
导报记者准备了3瓶500毫升的水,并用表计时,对3种不同材质路面的渗水能力进行现场PK和试验。
导报记者首先将一瓶水全部倒入沥青路面,在大约1分钟的时间里,这些水并没有立即渗透,而是一直滞留。几分钟后,路面上的水一部分向外扩散,另一部分才开始慢慢往下渗透,整个过程持续了数分钟之久,沥青路面上的水才慢慢“消失”。
随后,导报记者再将另一瓶水倒入旁边的透水砖。水流渐渐向下渗透,相比于沥青路面,透水砖的渗水能力明显好许多,大约两分钟,这些水大部分被吸干。
导报记者将第三瓶水倒入彩色渗水路面。满满一瓶水一经倒出,便立即向里渗透,水当场就被渗透一空。在同样的“吸水”竞赛中,相比于透水砖,彩色渗水路面渗水速度更快、更彻底。
通过这一试验比对,3种材质路面渗水能力,彩色渗水路最优,透水砖次之,沥青路面渗水性最差。
专家解读
吸水道路可望缓解内涝
去年“5·16”特大暴雨,40年一遇的降雨量,让厦门一片汪洋。
之后,厦门又发生几场内涝。而在追问内涝的诸多根源中,不少专家都将其中的一大祸首指向“路面硬化”。
痛定思痛。去年以来,厦门对一些市政路段,进行了透水改善。那么,吸水性更强的彩色碎石道路,能进一步缓解厦门内涝吗?
根据此前测验,彩色碎石道路透水率最高可超过90%。对于具体的透水率,市政建设部门的一高级工程师向导报记者表示,具体透水率还有待检测,但从目前已经进行的多次技术测量,其透水能力确实较为出色。
德国城市渗水道路新型材料有利于美丽厦门建设。一位业内专家说,在城市尽快推广新型渗水道路,特别是目前正在全市推广的人行道、自行车道、慢行道,意义特别重大。这位专家举例说,像环岛路的木栈道,尽管用进口木材,但才几年便到处残垣断壁,破烂不堪。如果用德国城市渗水道路新型材料,便可以有效杜绝积水现象。另一方面,自行车道、慢行道路面窄,如果铺沥青路面,不适合大型机械施工,路面很难平整,难免出现凹凸不平的坑坑洼洼。
据了解,国内的四川成都,重庆,青海等许多城市,已陆续开始使用德国城市渗水道路新型材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