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失联朋友微信提供工作被骗到厦门搞传销
记者揭秘
微博微信成传销新工具
记者调查发现,相比以往直接控制人身自由、没收手机等暴力手段,最近传销团伙的拉人入伙“外围方式”正悄然发生转变。同时,传销核心内容也在转变,打着“国家支持”的幌子,玩“资本运作”,内容严格保密,始终保持神秘。
外围变化
拉人入伙打起“攻心战术”
传销的金字塔结构,注定了参与者要不断拉新人入伙,才能保证金字塔顶端“大佬”的利益,将“游戏”继续下去。
微信、微博这种新型的联系方式,正被传销团伙利用;用朋友介绍工作的方式,使“新人”很难察觉正陷入传销骗局。以前直接没收手机、限制人身自由、暴力手段胁迫的方式,由于太过“显眼”,极易使“新人”产生逆反心理,已被一些传销团伙抛弃。类似阿财受到的“礼遇——先陪同游山玩水,看看城市繁荣发展为讲课“洗脑”做好铺垫的方式,不仅让“新人”更容易接受,也不会一开始就把传销的内幕暴露得太明显。
传销团伙利用“攻心为上”的策略,聊天、陪游建立友谊,嘘寒问暖加深感情,打感情牌,但感情、利益的控制,让“新人”更容易上当,一旦接受“洗脑”,更难以自拔。
概念变化
冒充“国家支持”增加可信度
根据反传销人士的分析,第一代传销以销售实物为主,大部分是女性化妆品;第二代以打着实物的旗号,让“下线”认购但无实物交易;第三代则傍着“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内容,其目的都是为了拉新人入伙。
目前,传销团伙流行以不具体透露项目内容,打着“国家支持”幌子,玩着“资本运作”的新一代“概念”传销。玩神秘,利用政府公信力,依旧是为了让新人入伙,无所顾忌地交钱“入股”。
每一次传销核心内容的转变,都是传销“智库”对心理学认识的一次“跃进”。特别是基于社会快速发展,针对不少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发财梦”,传销团伙对其精准把握,极具杀伤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