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针对“假导”开出4000金额最高一张罚单
相关
鼓浪屿148名“假导”进入“黑名单”
林某玲所被录入的“假冒导游信息册”,是一份始于去年年底、鼓浪屿整治提升以来推出的“黑名单”。截至目前,已经有148名“假导”被录入其中。
“黑名单”中的人,都是被“假导专项整治工作组”执法人员现场查获的“假导”。一旦被录入“黑名单”,“假导”的生涯至少从两个层面受到压制——首先,他们的身份信息将被抄告轮渡公司,注销他们的“过渡季(月)卡”,并不予以办理新卡,过渡将被视同一般游客,“市民通道”、“市民优惠”等以往享有的海上交通便利因此被切断;其中,“黑名单”中还收集有“假导”的影像信息,也就是说,对于执法人员来说,这些记录在册的“假导”有着更高的“辨识度”,再次从事“假导”行为时,将更易被查获。
从总体上看,这148名“假导”的暂住地,鼓浪屿岛与厦门本岛五五对开,但是越到后期,“假导”的暂住地越发集中于厦门本岛,暂住于鼓浪屿岛的“假导”越来越少——这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信息,随着鼓浪屿整治提升的持续,“假导”在岛上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社区英雄
环卫工人郭芳芬:
为琴岛“美容”28年
当天色微明,琴岛上的人们在被窝里睡得正酣的时候,环卫工人郭芳芬已穿梭于长街短巷,开始一天的忙碌;当夜深人静,鼓浪屿褪去喧嚣,郭芳芬依然在为小岛做最后的妆点——这样的工作,郭芳芬坚持了整整28年,没有休息日,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
32岁那年,郭芳芬从龙海老家来到鼓浪屿打工。“最开始只是在岛上打零工,社区居委会见我没有固定工作,就叫我帮忙清理岛上的垃圾。”渐渐地,最初的帮忙变成一份固定的工作,“那时候的鼓浪屿还很安静,在大街小巷里清扫的感觉很特别、很开心。”在郭芳芬看来,鼓浪屿的花朝月夕为环卫这份工作增添了几许暖意。不过,随着岛上游客数量的增多,郭芳芬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每天早晨3点到晚上6点这段时间里,我经常需要整理转运十车的垃圾,而8年前,我每天只要运送一车的垃圾。”尤其到了节假日,郭芳芬的下班时间更是延长到晚上9点过后,一日三餐也只能在岗位上匆匆扒上几口饭了事。
眼下,郭芳芬正忙着带领新招聘的环卫工人学习业务——鼓浪屿整治提升以来,岛上环卫工人的队伍不断壮大,一大批新引进的垃圾处理设备也对保洁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这段时间的鼓浪屿相比以往确实干净多了,这点你从岛上越来越少的烧烤竹签数量就可以看出。”郭芳芬说。
再过几个月,郭芳芬即将退休。在退休前,他将“衣钵”传给儿子,郭芳芬希望儿子能像他一样吃得了苦,做一名默默奉献的“琴岛美容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