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商家打官方幌子“防火培训”卖消防设备实为营销陷阱

2014-04-22 15:14 来源:厦门日报 0

  打着官方幌子

  杜撰一个貌似官方机构的名字,炮制一份子虚乌有的“文件”,给企业打电话要求进行“防火培训”

  实为营销陷阱

  消防部门从未委托任何机构开展防火培训,这些人其实就是卖消防器材的普通商家,想借培训搞推销。

  “厦门社安防火中心”传真给企业的“文件”。

  打着“防火中心”的名号,“强制”要给企业单位义务开防火知识培训,本以为是某个官方机构开展的正规培训,但该“中心”在讲座后却又推销起消防器材。

  近日,多位读者向本报反映,有自称“防火中心”的机构联系他们,要求到其单位开防火讲座,还表示完全是义务、公益性的。在遭到拒绝之后,对方仍不放弃,不仅多次致电“骚扰”,甚至还有冒用政府部门身份进行误导的嫌疑。读者质疑,这样的防火培训究竟合不合法?还是只是个体经营户披着‘中心’外衣,假借部门的名义,变相推销商品的手段?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通蹊跷的电话

  企业接到自称“厦门社安防火中心”的电话,要求做防火培训,被拒后还以领导的口吻批评企业不重视防火

  “我们是防火中心,要到你们单位开防火安全知识讲座。”近期,在某医疗机构工作的吴女士收到了这样的来电,对方自称“厦门社安防火中心”,可做免费的防火知识讲解。

  这样的情景让吴女士有似曾相识之感,她说,去年也有自称“厦门社安防火中心”的单位主动找上门,要求做防火培训,由于是义务免费的,单位就欣然接受了。“一个讲师亲自到单位进行了专业防火讲座,讲得挺好,但讲座后就开始向我们推销各种防火产品,包括灭火器和火灾报警器等。”吴女士表示,由于当时单位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于是并没有进行购买。吴女士不禁感到怀疑:“该不会像去年的那个机构一样,讲座完又向我们进行推销吧?”吴女士当即以“去年已经做过类似培训”为由,表示了拒绝。

  在遭到吴女士的拒绝后,对方并没有就此作罢,反而来电更勤了,口气也渐渐强硬起来。“他们说,防火培训是去年的事,今年还是要再做一次,不仅如此,对方还用领导的口吻批评我们不重视防火问题。”吴女士回忆,对方前后又打来三四次电话,还提出了诸多要求,安排场地,调整时间,甚至连参加的人太少都会提出意见。“弄得像是在指导我们工作似的。”另外,“防火中心”这个字眼,也令吴女士和同事有些敏感,一度以为是某个官方机构。

  一份可疑的文件

  “防火中心”传真给企业的“文件”上,疑似借公安部等部门名义要求开展消防宣传,但文件格式并不规范

  对方还煞有介事地传真了一张“文件”过来,题头是“公安部消防局制定2014年度消防宣传主题‘认识火灾、学会逃生’,关于安排2014年度消防培训的致函”。文件中还多处借部门名义,要求社会单位依法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虽然表述很“官方”,但吴女士发现,该文件的格式并不规范。这份充满矛盾的文件让吴女士充满疑惑:“这所谓的防火中心到底是什么来头?”

  记者对这家“防火中心”进行了暗访。首先,记者以要进行防火培训之名,拨通了这个所谓“厦门社安防火中心”的电话。在表明来意后,对方马上表示,他们确实能够提供义务培训,并且承诺,只要记者敲定时间,就能马上派讲师过来进行讲座。

  “你们的单位有多少人?要是人多,我们还能安排进行安全逃生演练。”对方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服务内容。当记者问起是否有售卖消防器材时,对方也直言不讳表示确实有进行经营行为。但是,当记者问起他们机构的性质时,对方显得有些支吾,不愿正面回答。

  对方全程都显得十分谨慎,不仅询问记者所在单位,还对记者的得知渠道进行了一番仔细盘问。记者最后以要求面谈为由,才得到了该机构的地址。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福建超雅与厦门超雅撇清关系 门店遭挤兑疯抢
下一条:公交上起冲突老人妇女斗殴 司机和乘客上前拉架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