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53人同时讨薪虚假诉讼 自导自演请人状告自己

2014-03-24 09:14 来源:海峡导报 0

相关案例

夫妻闹离婚 争先亮借条

最近,厦门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出现了一个新苗头,就是虚构债务。夫妻双方打起“债务大战”,都在法庭上亮出借条,要求对方共同承担债务,虚构的债务最多的多达几百万元。“要离婚,先还钱!”一位律师说,现在代理离婚官司,口袋里都会准备几张借条,只要对方提出对外欠下债务,另一方就会拿出借条回应。

比如此前同安区法院受理的一起离婚案,丈夫在法庭上拿出一张借条,说自己欠款10万元,要妻子共同承担;妻子也拿出一张借条,称自己也欠款11万元,也要对方共同承担。

妻子说:“我欠了钱,你要和我一起还债!”丈夫说:“不!你那张借条是虚构的,我的借条才是真的,你要和我一起还这笔债!”

离婚时,双方都冒出了借条,真真假假,让法官如何分辨?法官调查后说,这两张借条,法院都不能确认。借条有可能是离婚后伪造的,而亲戚因为有利害关系,证言也不能直接采信。此外,夫妻双方没有其它证据证明债务真实存在,因此法院判决不予确认。

延伸调查 三大领域 虚假诉讼高发

导报记者调查发现,虚假诉讼不仅发生在讨薪案件中,在离婚案件、民间借贷、企业债务三大领域中,虚假诉讼同样高发。特别是离婚案件,不少夫妻离婚时都虚构债务,双方大打“借条大战”。

法官告诉记者,虚假诉讼伪造证据相对容易,甚至也无需付出多大代价,比如借条,只要双方当事人达成利益共识,动动笔就可完成。即使被法官发现是虚假诉讼,原告方只要随手撤个诉就万事大吉,损失不了什么。

由于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在涉及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方面的规定缺失,近年来,在民事诉讼领域暴露出形形色色的诉讼诈骗、恶意诉讼、滥用诉讼权利等现象,在打击手段缺失的背景下,正日益成为困扰法院依法履行审判权的“毒瘤”。

法官说,虚假诉讼不仅扰乱了国家正常的审判秩序,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还严重影响了司法裁判的公信力,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法官呼吁严厉惩治 遏制虚假诉讼

虚假诉讼越来越多,法官承担的风险也在加大。

近年来,在民商事诉讼激增的背景下,虚假诉讼的风险亦出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为此,海事法院法官建议:全国法院应建立诉讼通报制度,防止当事人以同一虚假案件在异地法院提起另诉,到那时,法院“打假”更加困难,第三方的权益更难维护。

针对虚假诉讼,法官呼吁,要进一步完善对欺诈者的惩治体系,从源头上防范虚假诉讼案件的发生。

福建信海律师事务所林敏辉律师也认为,虚假诉讼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如果容忍这种行为继续泛滥下去,不仅会侵害他人财产权益,也会严重损害司法权威。他建议,针对伪造证据的当事人应该从严处理,追究刑事责任,“只有严厉打击,甚至判刑,让造假者付出巨大代价,才能有效遏制虚假诉讼”。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阿姨领着小外甥女出去玩 过马路时双双被撞骨折
下一条:电动自行车被撞 骑手被卷入大货车下当场身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