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车站客流锐减 不少店铺无奈关门停业
转让也难 “香饽饽”成“烫手山芋”
相比收摊走人的餐饮店,在火车站做服装生意的小刘却没那么“潇洒”,因为租期未到,为了减少损失她只能寄希望于转让,可是转让广告贴了快一周,仍没遇到一个愿意接手的客户。
遭遇“无人接手”困境的,并非小刘一个。在一个商场里,一些服装店为了吸引客源,贴出2折甩卖的标识;4楼、5楼的一些服装店,好几家店铺直接清空商品,在门口贴出转让的牌子。
“这年头实体服装店本来就被网购冲击得很厉害,原来靠着火车站带来的庞大人流还能维持,如今人流量大幅减少,不转让只能亏本了。”小刘说,她也曾和房东商量能不能退租,但房东却要她再撑一年再说,可现实是,多开一天就多赔一天的钱,撑一年根本不可能。
据一位商户介绍,虽然目前火车站附近的不少服装店在扎堆转让,但这些以往众人争抢的热门商铺现在却少有人问津,并未出现此前商户盛传的“新商家趁机抄底”的现象。
曾先生曾有意入手一两个火车站商圈店面,但思前想后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已经谈好的两个店面。“火车站改造需要一年时间,这时候接手起码要亏上一年,而一年后的生意如何还是个未知数。”曾先生说。
寻找出路 梧村街道牵头想招
火车站一带曾是厦门最繁华的商圈——梧村商圈最为耀眼的“明珠”,但如今却因火车站改造导致人流急剧减少,如何早日摆脱困境,实现新的崛起,成为梧村商圈面临的一大课题。“人流量减少对火车站商圈发展既是压力,也是商圈转型升级提升内涵品质的重要机遇。”梧村街道主任李毅说,针对目前境况,梧村商圈将发展联盟,通过街道、商家、消费者三方努力,提升商圈的综合竞争力。
刚刚过去的周末,梧村商圈联盟已正式成立。据悉,该联盟计划盘活辖区闲置及低效利用的空间,发动居民与商家参与共建,以文化沙龙、俱乐部等形式吸引本地客源;同时,商圈还将建设“大WiFi”,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街道动起来了,一些大型商家也没闲着。“在火车站改造期间,我们将加大企划力度,增加商场活动的数量,要吸引人、留住人,与商家配合好,拉近商家和消费者的距离。”罗宾森商场如此规划着未来的促销方向。
同时,世贸商城也打算趁此机会对世贸商场硬件全面翻新,调整业态,将B区调整为以餐饮为主,加大活动与促销来带动本地客人消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