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咳嗽胸闷别不当回事 当心肺里有“磨玻璃”

2014-03-10 17:10 来源:厦门晚报 0

三维仿真按图索骥, 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

  ■三维仿真按图索骥, 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

  厦门晚报讯 “医生,CT检查说我肺里有块玻璃。”王先生今年49岁,近1个月来一直咳嗽,到174医院就诊,医生让做个肺部CT检查,结果CT报告上写着“左上肺磨玻璃样结节”。王先生一看左上肺还有“玻璃”,吓得赶忙找医生。郭明主任正在胸心外科看门诊,看过CT片后,他建议王先生住院进一步检查,并接受微创手术治疗。

  类似王先生这样的病例,近两年来在174医院胸外科门诊屡见不鲜。肺上真的会有玻璃吗?到底什么是肺磨玻璃样结节?为什么要手术呢?郭明主任向记者作了详细介绍。

  不是真的玻璃  却是肺癌征兆

  磨玻璃

  18%-63%的肺部磨玻璃样结节不治疗将变为中晚期肺癌

  郭明介绍,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加剧,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到医院做胸部CT检查的市民也逐渐增多。国内外胸外科医生发现:很多没有不适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症状的病人,做胸部CT检查时发现肺上有1个或多个小结节。这些小结节长度通常在2厘米以下,其中大部分在CT片上呈现为磨玻璃样模糊的小肿块,因此医学上将其称为磨玻璃样结节,并非真的玻璃。

  欧美和日本的胸外科专家对肺部磨玻璃样结节进行研究,发现磨玻璃样结节是早期肺癌的征兆,如果放任不管,18%-63%的肺部磨玻璃样结节将发展为中晚期肺癌。      

  荧光支气管镜  识破早期病变

  火眼金睛

  可敏感地发现CT及普通支气管镜不能发现的早期微小肺癌,准确判断肺癌“侵犯”范围

  据介绍,174医院建立了肺癌多学科整体微创诊疗体系,以病人为中心,多学科会诊制定肺癌综合治疗方案,提供最佳的个体化和一站式诊疗服务。

  目前,胸心外科与呼吸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科组成肺癌微创诊疗中心,配置了荧光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超细支气管、320排CT等先进设备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技术,使肺癌得以在微创甚至无创的情况下,获得早期诊断。

  荧光支气管镜号称医生的“火眼金睛”,可敏感地发现CT及普通支气管镜不能发现的早期微小肺癌,并可准确地判断肺癌的“侵犯”范围。EBUS-GS是一项对周围型肺部病变的有效诊断方法,可准确、安全、重复进行气管旁淋巴结的活检,明确是否有肺癌,并区分肺癌分期,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指标。

  三维仿真模拟  提高手术精准性

  虚拟手术

  通过精确的三维定位,手术路径、周围血管等均可了然于胸

  早中期肺癌一般首选手术治疗,但传统肺癌手术切口长达20厘米-40厘米,存在手术创伤大的问题。随着胸部微创手术的发展,近年来逐渐成熟的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人的肺共分5叶,每叶又分为数个段,如能精细地切除肿块所在的段,将大大减少手术的创伤,且同时切除数个肿块所在的段,病人也能耐受。

  郭明介绍,目前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只有少数掌握顶尖胸部微创手术技术的医院能开展。174医院胸外科开展了国际领先的CT三维成像胸腔镜解剖性肺段、亚段切除术前虚拟手术,虚拟手术通过精确的三维定位,可在术前进行手术全过程的仿真模拟,包括手术路径、周围血管等均可了然于胸。在手术时,医生“按图索骥”,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公婆丧子后儿媳渐疏远 公婆儿媳争产上法庭
下一条:厦门去年空气质量7月最好12月最差 雾霾是罪魁祸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