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多孩子出手就打人怎么办?专家分析背后原因
2014-03-10 15:51 来源:厦门晚报
0
分析
攻击性行为背后原因复杂
哪些情况会导致宝宝出现攻击性行为?家长该怎样做? 王慧敏进一步作出分析。
■语言表达贫乏
对一岁半的孩子来说,表达感受是件很困难的事,所以他选择咬人、打人来发泄不满情绪。因此,看到孩子急切向你表达,但你又不能弄明白时,一定要好好安慰他,肯定地告诉他:“别着急,妈妈会帮助你的。”这样,他就不会把怒火发泄到其他小朋友身上了。
■出于自卫本能
有时孩子打人是出于自卫,或者其他合理原因。这是一种本能。
■口腔发育不适
一岁半左右的宝宝,牙齿、口腔肌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育,很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咬,这样可以帮他缓解发育带来的不适。另外,宝宝学习说话时,也很喜欢把能抓到的东西放到口中,当然也包括其他小朋友的胳膊或手。这仅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种方式。
■尝试各种后果
很多爸爸妈妈都很想知道,为什么孩子拿到玩具还不能安静呢?答案很简单,宝宝玩耍时,除了知道玩具带给他乐趣外,还意外地发现他的行为可以带来不同的后果:“如果我打了其他小朋友,就一定会有事发生”。所以他总是不断尝试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周围事物。
■感觉空间被挤
一岁半的宝宝,不能准确把握空间关系,所以经常会发现自己被其他小朋友挤到一个小空间里。出于条件反射,他会不自觉地推开挡在他前面的孩子,或者采取武力进攻的方式。
■失败情绪干扰
一岁半的孩子正在学习各项技能,遭遇失败时心情会变坏,打人的行为就很容易出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