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打车软件烧钱暗战 1元就能打车拒载乘客难维权
【揭秘】
打车软件“抢客”三法宝
记者调查发现,“强强联盟”、不断涌入的资金以及对设计细节的考量,成为“快的打车”或“嘀嘀打车”等打车软件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用户“欢心”的重要法宝。
“奖励”升级
烧钱抢市场
事实上,为了得到司机与乘客们的“欢心”,“快的打车”或“嘀嘀打车”等软件背后下了不少力气。“嘀嘀打车”的CEO程维曾说,烧钱是市场培育期必须做的事情。
无论是“嘀嘀打车”或“快的打车”,都凭借背后强大的“金主”,将各种奖励不断升级,甚至发展到“强强联盟”。奖励不断,用户就不断。那些尝到“甜头”的出租车司机,不仅成为打车软件的“忠实用户”,还帮忙拉广告,主动向乘客推荐。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来自厦门海峡出租车公司的孔师傅就已经深谙打车软件之道。在他车上的中控台上摆着一台最新型号的苹果手机,他的左耳别着蓝牙耳机,还安装了移动WiFi设置,供乘客联网。车上这些新式设备,都是为了打车软件置备的“行头”。只要成功接单、得到好评,或是推荐乘客下载并注册,孔师傅就会收到数量不定的“金币”,而“金币”可以帮助他在竞争激烈的抢单中“胜出”。他一个月可以通过“快的打车”接到1000多单生意,按照“快的打车”的奖励制度,只要他在全市排行榜中保持前三的成绩,这个月他还可以拿到一台崭新的Ipad。实际上,连他的无线设备以及蓝牙耳机,都是这个打车软件给予的“奖励”。
相比之下,“程掌手机召车”一直没有太大的奖励动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确实在资金投入方面不如其他打车软件。接下来他们也会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用户使用量。
高调宣传
打响知名度
这两天“快的打车”联合支付宝的高调举措,则将这场打车软件之战彻底推向了高潮。
其实这两个月来,“快的打车”的宣传攻势就一直没有停过,在孔师傅车内的一个小盒子里有一叠“十元钱”,被他拿来派发给顾客们。实际上,这“钱”是“快的打车”做的形似纸币的宣传单,只要乘客下载并注册,就可获得其返还的十元奖励。
孔师傅告诉记者,推荐顾客下载,也会帮助他获得一定的“金币”。依赖巨头烧钱将市场做大,把用户“套”进来,成为这些打车软件的“出牌套路”。而这些铺天盖地的宣传,确实收到成效。
“自从开始用打车软件,空车率已经大大降低,在高峰期内还可以挑选合适方向的乘客,不用为堵车烦恼。”孔师傅对这款打车软件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厦门已有六七成司机在使用这款打车软件。记者刚下车,他就与一名附近的乘客通话:“我大概再过五分钟左右到您那儿,您稍等一下。”
孔师傅说,自己不算特别厉害,厦门有不少比他更“疯狂”的司机,“有时一觉醒来,我在排行榜上的名次就已经掉下去了,还有一名同行经常是第一名。”
相比之下,占据“地利”的“程掌手机召车”由于发布的时间稍显滞后,再加上宣传攻势以及资金投入远远比不上其他叫车软件,在抢占市场上缺乏优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