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岛内最老体育场本周完成修缮改造将免费对外开放
[一度落魄]
重修几度搁浅,荒废十几年
1999年作为危房上报,不再承办任何大型赛事
“我们一直紧盯着人民体育场的改造,终于有了好的结果。”吴小北现任厦门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特邀研究员,他曾经是厦门市政协九届、十届、十一届委员,一直密切关注人民体育场的发展。他告诉记者,人民体育场的重修曾几度搁浅,荒废了十几年。
[1994年]
因开发商原因,未能动工
根据政协委员调研,自1985年以来,人民体育场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1994年,当时人民体育场还属于厦门市体育总会管理,市体育总会与大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大洋国际广场”和改造体育场的协议。
但是,后来由于开发商的原因该项目迟迟没有动工。由于年久失修,体育场看台的混凝土脱落,预制板钢筋暴露在外,煤渣跑道上经常灰尘满天,足球场内更是杂草丛生,沙土裸露。
[2003年]
主管单位改变,改造搁浅
1999年,人民体育场作为危房上报。2001年,人民体育场的看台被围挡起来,拉上警戒线,并贴上了醒目的告示牌,从此不再承办任何大型赛事。2003年,厦门市政府正式收回“大洋国际广场”项目的土地使用权。
2003年,厦门市体育局成立了改造筹备小组,着手开展人民体育场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委托设计单位,对项目方案进行了初步设计和投资估算。不过2004年,人民体育场的管理权由市体育局转交到区划调整后的思明区,原计划的人民体育场改造工程再次搁浅。
[2008年]
重修问题被列入重点提案
“作为老百姓的活动场所,人民体育场荒废了很多年,太可惜!”吴小北介绍,2008年,多名政协委员提交了“重修人民体育场”的政协提案,这份提案被列为当年的重点提案。
针对人民体育场日渐破旧、亟需改造的问题,继2008年提出提案后,吴小北等政协委员们又多次提交了改造或重修人民体育场的提案,要求改造或重修人民体育场。委员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在2013年搁置了十几年的人民体育场改造开始了。 吴小北说,只要能把人民体育场的功能发挥出来就好,因为厦门的体育硬件设施还比较欠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