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自贸园区方案呈报国务院 已启动自贸园区建设工作

2013-12-28 08:20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12月28日讯 昨日,厦门自由贸易园区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会上透露,经研究制定的《厦门自由贸易园区总体方案》,已于12月12日由福建省委、省政府呈报至国务院。申报的同时,厦门已启动自贸园区建设工作。

  据介绍,厦门已成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和自贸区建设工作组”,办公地点设于象屿保税区管委会。办公室还下设综合、贸易、投资和金融等四个工作小组。

  根据工作组公开的方案,厦门上报的“自贸园区”方案将参照“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国际惯例,以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为导向,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突出对台特色,建立统一高效的口岸联检机制,把自贸园区建成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对外开放综合平台。

  厦门申报的自贸园区计划实施的范围包括两大块:一块是象屿保税区、象屿保税园区(含东渡港区)和海沧保税港区三块海关特殊监管区,另一块是位于厦门本岛和翔安新机场的空港新区。

  根据省委书记尤权就如何对接上海自贸区工作做出的重要批示,厦门自贸园区推进还实行“两条腿走路、边报批边建设”的工作思路,申报的同时,还把当前能做的事情先做起来。现在在做的工作包括加强制度创新研究,特别是投资贸易最大便利化的监管模式,市场准入的审批制度再改革,推进两岸海运快件、跨境电商、高新技术检测维修、融资租赁等业务,争取部分政策的突破,推动建设两岸关港贸一体化信息平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在研讨会上评价说,与上海自贸区的区别,厦门自贸园区突出了对台特色,并不再局限于保税港区,扩大到了容易封关的厦门本岛和空港新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专家声音

难获批第二梯队可争取第三批

  “厦门想获批成为第二梯队的自贸区,从目前来看很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说,当前上海是中国内地的首个自贸区,目前,包括厦门在内已有9个地区申报建设第二批自贸区,其中广东和天津很有可能获批。厦门可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力争成为第三批扩大试点范围的城市。

打好对台牌构筑对台前沿平台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李非表示,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厦门应打好对台这张牌,在两岸经贸交流中先行先试,构筑大陆对台前沿平台和对台贸易政策的试验窗口。

  对此,李非提出设立厦门对台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定位要创新,政府职能转变要从过去的管理型政府转为服务型,其次是税收创新。可深化商品贸易协议,如货物降税甚至零关税,通关也应更便利化。

海港设施有优势可建全球交通网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则认为,对台确实是厦门一大特色,但厦门申报自贸区不应局限于对台,而应以此为基础面向全球。

  “厦门应思考的是,如何像上海一样,建设一个可辐射全球的交通网。”陈波认为,厦门有很好的海港设施,面向全球没问题,但福建多山的地理环境,对厦门拓展国内市场有障碍。(本网记者 许茵茵 刘燕婷 福建日报)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最牛早餐老爸 做花样早餐攒6年幸福(图)
下一条:厦深铁路首发列车满载1100多名旅客 9时从厦门北站开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