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菽庄花园百岁生日 园主后人厦门重游故地
菽庄花园(资料图)
闽南网12月21日讯 1913年,鼓浪屿菽庄花园建成,当时主人林尔嘉38岁,如今,菽庄花园都百岁了,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学者的目光,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在昨天的“菽庄花园建园100周年庆典”上,林尔嘉的后人重回故居,漫步庄园,看昔日旧照,感叹那已远去的美好时光。
据鼓浪屿管委会透露,目前鼓浪屿申遗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而菽庄花园正是申遗核心较为重要的要素点。
百年历史三大主题展开幕
菽庄花园建于1913年,原是地方名绅林尔嘉的私人别墅,园主以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花园,1955年献作公园。
如今,它100岁了,昨天,《菽庄旧影特展》、《十九世纪世界著名建筑园林原版蛋白照片展》、观复博物馆厦门馆《月华玲珑——中国古代银器展》三大主题特展同期开幕,展示了19世纪30年代,生活在鼓浪屿的名人望族和爱国华侨珍藏的翻拍原版照48张;19世纪,世界著名建筑园林原版蛋白照40余幅;精选的中国古代银器70余件,现场首次放映大型纪录片《百年菽庄》,鼓浪屿管委会特邀华南农业大学李敏教授,配套出版鼓浪屿文化遗产丛书《菽庄花园100年》。
据了解,鼓浪屿申遗有可能提前,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叶细致介绍,目前,53个申遗核心要素点的保护修缮已大部分完成,其实,整治的真正难点在于环境整治。
追忆往事曾在庭院捉迷藏
“每个亭子、堂名都是我们兄弟姐妹的别号,过了这么多年,再回到这里,真是好亲切、好感动!”林尔嘉的孙子林楠,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在昨日的庆典上,他脱去羽绒服,穿着单薄的西装,在寒风中回忆往事,他说,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大家在庭院里捉迷藏,笑得那么开心。“回到菽庄花园,看到它不仅被保护得完整,还增加了很多景观,我十分感动。”
据介绍,林尔嘉随着年岁渐长,乡愁倍增,于是决定选址建造一座花园,寄托对“板桥”以及台湾的思念。“他创立了菽庄吟社,初期就有300余人,鼎盛时达近千人,几乎囊括了厦门和台湾的饱学之士。”据鼓浪屿管委会介绍,菽庄吟社存在35年,佳作之多、影响之大,可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南社相媲美。因为承载了这样厚重的文化气息,菽庄花园才更加清丽脱俗,风情万千。
园林艺术园在海上海在园中
“菽庄花园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全园分为藏海园和补山园两大部分,各景错落有序。”鼓浪屿管委会主任曹放介绍,庄园位于鼓浪屿岛南部,面朝大海,背倚日光岩,“园在海上,海在园中”是它最大的特点,既精巧雅致,又雄浑壮观。
菽庄花园课题研究特邀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敏告诉记者,因菽庄花园面海而立,而别有一番妙处:藏海、借山,一亭一阁、一桥一石、一草一木都与山水巧妙结合成流畅美丽的画卷,还有“十二洞天”的迷宫景色,都令人流连。“菽庄花园独具中西合璧的特点,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符合真实、典型、唯一三个世界遗产所要求的文化景观价值。”(本网记者 胡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