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版“清明上河图”《翔安春色图》长达18米
翰墨歌盛世,丹青绘新城。260余幅入展作品中,少儿作品近百幅,每幅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蕴涵着扎实的传统功底,又表现出特有的艺术张力。这些参展作品,以翔安生活、生产场景和翔安民俗文化为主题,有气势宏大的建设场面,有生动诙谐的生活小景,有温馨和谐的农家小院。其创作技法上不拘一格,有油画的厚重与写实,有国画的写意与传神,有装饰画的热烈与明朗。
在这里,没有年龄的界限,古稀老者与黄口孺子之作齐聚一堂。记者注意到,此次画展,年龄最大的作者75岁,最小的10岁,有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也有近日新鲜出炉的佳作。
翔安农民画将系统培训接班人
翔安的城市名片不少,农民画便是其中的重要一张。农民画是厦门市非遗项目,也是翔安区民俗文化亮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翔安赢得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
近百幅少儿佳作,成为此次画展上最靓丽的风景线,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翔安农民画的发展趋势。
“翔安春色”2013年翔安区农民画展开幕现场,还举行了翔安区农民画创作基地的授牌仪式。随着该基地的设立,今后翔安将更系统、常态化地举办农民画培训、创作、交流、展览等活动,并在做好农民画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农民画产业化,确保农民画的生命力和延续性。
本次画展是翔安农民画最为全面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翔安农民画数十年来的回顾,参展作品260余幅,作者最大75岁,最小10岁,其中还有100幅少儿佳作为展事增色不少。这些参展作品以翔安生活、生产场景和翔安民俗文化为创作主题,有气势恢宏的建设场面,有生动诙谐的生活小景,有温馨和谐的农家小院。翔安农民画代表人物梁金城将其收藏多年的50余幅力作展示给现场观众,其中不少为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佳作。
翔安农民画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翔安区民俗文化的亮点,现有梁金城、陈珠庭等一批传承人坚持创作。近年来,翔安区政府对本土农民画的传承十分重视,在蔡厝小学、舫阳小学开办农民画培训班,并聘请梁金城、陈珠庭开班传授民间绘画技艺,除了对学员免除全额学费外,还提供一切培训所需的笔墨纸砚。此外,还为农民画画家办画展、召开农民画画家座谈会。翔安也因农民画的良好影响,2012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现代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此次画展举办的同时,还举行了翔安区农民画创作基地的授牌仪式。随着该基地的设立,今后翔安将更系统、常态化地举办农民画培训、创作、交流、展览等活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