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灌口第二届闽南童玩文化节7万人共欢乐昨落幕

2013-12-09 14:59 来源:厦门网 0

林得时能做一百多种童玩

 林得时能做一百多种童玩。

  人物特写

  “老顽童”林得时:

  让孩子们自己做玩具

  边玩边念童谣才够味

  陀螺、毽子、竹蜻蜓……这些孩子们的游戏,70多岁的林得时还一直在玩,“老伴也跟我一起玩,两个人加在一起140岁了,还坚持玩。”林得时笑着说。

  林得时是灌口有名的“老顽童”,也是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童玩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会制作一百多种童玩。除了传统的,他还根据现在孩子的喜好,创新童玩,用废弃挂历、矿泉水瓶做帆船、水车等。

  童玩节期间,林得时连续两天去了现场,“童玩节很热闹,可惜少了点正港(正宗)的闽南味道。”他建议,希望以后的童玩节更具古早味。

  闽南童玩的古早味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记者很好奇。

  “如果能让孩子自己做玩具,边玩边念童谣,才是真正的闽南童玩。”林得时说。

  “闽南童玩包括童谣童玩、指掌童玩、田野童玩等多种,而典型的闽南童玩是,自己亲手做童玩玩具,而且要利用废弃的物品做才环保。” 他以现场的丢沙包为例,“可以将废弃的布块两头缝好,让孩子们自己装沙,并最后缝合。这样,孩子不仅可以了解沙子的多少对沙包的影响,还可以学习穿针引线。这样才有意义。”还有筷子枪,准备几根筷子,几条皮筋,三五分钟就可以做成玩具筷子枪了。

  “闽南童玩另一个关键要素是,边玩边念闽南童谣。”林得时说,“比如玩沙包,每一个步骤都有配合一句闽南童谣。一放鸡,二放鸭,三拨开……句句押韵,简洁又准确。” 他讲解道,“一放鸡”,即把沙包落下;“二放鸭”,则是一手捡起沙包,同时放下另一个沙包……一直念到数字十,这个游戏才算完整完成。

  “可惜现在的孩子只是会玩,没人会念这些童谣了。”林得时对此略感遗憾。

  作为“非遗”传承人,他表示,他有责任让孩子重归淳朴健康的童玩时代,把孩子们从电脑前拉回来。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3岁小孩突然摔倒疑被电动车撞倒 骑车男子喊冤
下一条:商家微信活动积“赞”暗藏陷阱 实为诱导高消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