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航空机队一飞冲天 规模增至百架壮志凌云
纵深
从区域迈向国际
厦航“追梦”新舞台
随着第100架飞机的加盟,厦航正式步入了大中型航空公司的行列。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民航市场,“飞出去”是厦航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厦航力争实现从区域化航空公司到国际化航空公司的转型,为迅速扩张的机队谋求更为广阔的舞台。
与天合 谋求“飞出去”“飞得好”
从加入天合联盟、深耕东南亚市场以及引进波音787等一系列扎实稳健的动作中,不难看出,厦航的国际化步伐正在有节奏地加快着。“福建的旅客从家门口就可以轻松飞往全世界”,正在变为现实。
2012年11月21日,厦航正式加入世界三大航空联盟之一的天合联盟。对于厦航来说,入盟不仅是“飞出去”的标志,更是提供了“飞得好”的舞台。
天合联盟聚集全球19家航空公司的庞大航线网络,每天有1.5万个航班往返全球各地,通航网络覆盖全世界178个国家的超过1000个城市。入盟近一年来,厦航的航线网络与联盟内其他成员公司的航线网络实现无缝衔接,共同为全球旅客提供便捷舒适的航空运输服务。
借助天合联盟的强大影响力,厦航在国际范围内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厦航的优质服务也被越来越多的国际旅客所认可。根据天合联盟的旅客体验调查,从入盟至今,厦航在头等舱休息室服务、机上乘务服务两项上均取得全联盟第一的优异成绩。优质服务的口碑为厦航开辟更多国际航线打下了良好的品牌基础。
向外飞 先站稳东南亚市场
打造“东南门户枢纽主承运人”是厦航在“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战略目标,由于福建省所处的地理区位,东南亚航线成为厦航国际化发展的重点方向。2013年,依靠迅速增加的飞机运力,厦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布局东南亚航线网络,不断提升国际航线的运营实力。
今年3月,厦航新开天津-福州-吉隆坡、大连-厦门-吉隆坡、大连-厦门-新加坡3条东南亚航线;9月,厦航开通郑州-福州-雅加达和郑州-厦门-雅加达航线;10月,厦航又开通大连-福州-曼谷和大连-厦门-曼谷两条航线。目前厦航的东南亚航线增至10条,在新加坡、吉隆坡、雅加达设立了3个飞机过夜基地,航线网络布局已基本形成。
厦航在东南亚的发展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全部航线都是以厦门、福州两地为中转点,将东北、华北等地连接起来,让更多旅客能够乘坐厦航航班便捷前往东南亚地区。这不仅方便了我国北方的旅客享受到直飞东南亚的便捷服务,更让厦航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得以贯通,从而进一步强化厦门、福州两地的东南门户枢纽作用。
向远飞 波音787伴厦航实现梦想
东南亚是进军国际航空市场的第一步,飞向更远的欧美澳才是厦航国际化运营的真正目标。为此,厦航已斥资10亿美元,从波音公司订购了6架787飞机。
这6架波音787将在2014年至2015年间分批交付,届时将主要投入到厦门、福州两个主基地,并适时开通中国至北美、欧洲等地的洲际航线,独具实力的“梦想”飞机将助力厦航实现“向远飞、向外飞”的战略构想。
车尚轮说:“机队迈进100架大关,是厦航发展历史上充满荣耀的里程碑,也是厦航实现由中小型向大中型航空公司跨越的标志。在新的起点上,厦航将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顾客首选、亚太一流’的大型航空产业集团,力求在世界范围内为更多旅客提供特色、优质、稳定的航空服务,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构筑国际化的发展梦想。”
观察
4%运力
实现全行业15%利润
在厦航连续26年实现盈利的背后,还有一个数字值得关注:在过去的2年多时间里,其以行业4.3%的运力,赢得了行业15%的利润份额,创造了骄人的经营业绩。另一组数据显示,创业初期,厦航虽连续盈利但利润仅在亿元规模,2009年实现跨越,当年实现利润2.6亿元,2010年更是猛增至15.5亿元。“十一五”期间,厦航累计实现利润28亿元;进入“十二五”,厦航年利润额迈入“20亿”的新台阶。
在如今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实现这样的业绩,企业经营必有一套“法宝”:效率优先的稳健发展战略、精细化管理塑造的成本优势、“以客为尊”的服务品牌策略。
经营战略:不比规模比效率
“厦航立足于福建,没有强大的资源支撑,只能走稳中求进的经营战略,不比规模比效率。”厦航董事长、总经理车尚轮说。
潜心做好航空主业,以国内客运为主,不介入货机、支线运输市场,坚持以波音737系列飞机为主的简单机队结构,将资源集中投放到盈利能力最强的特定市场,便体现了这种发展思路。这些决策极大地提高了厦航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突出了厦航的比较优势,生产经营效率在国内航空业内首屈一指。厦航主力机型波音737系列飞机可靠性高、经济性好、座位数量适中,与厦航的航线网络和市场需求较为匹配,形成了最优性价比。2012年厦航利润率高达12.7%,而国内平均利润率为5.4%,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都是其他企业的两倍。
节约成本:在每一分钱上下功夫
一分钱的力量有多大?厦航的“座公里收入”(单个座位每1公里收入)可以告诉你,以其目前的机队规模,“座公里收入”每增加1分钱,厦航就可增加利润2.5亿元。2009年至2012年,厦航平均座公里收入0.53元,连续4年位居行业前茅,由此每年增加收入达6.5亿元。
首先,一万多名员工的厦航,管理人员不到8%,实现了机构和人员精简高效。目前厦航“人座比”为0.72,国内领先,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超过2亿元。而在飞行员方面,通过奖励多飞、安全飞的分配制度,厦航机长的年飞行时间达到了989小时,已接近了民航局规定的1000小时上限。
其次,厦航飞机维修工程部目前已拥有国内机身维修的最高级资质,通过自主维修以及近乎苛刻的利用夜间停场及淡季大修的维修计划安排,大幅度提高了飞机的可用率。今年7月生产旺季以来,厦航平均飞机日利用率达到10.5小时,飞机可用率高达99.5%以上,在行业内属领先水平。
最后,在加强成本控制方面,大到飞机的采购、航线的设置,小到餐食的配置,“都要用数字说话”。新开一条航线,要测算出保本点、区分淡旺季、不同时段1小时至少要飞到多少钱,配餐根据上座率、时间点来决定怎么配更合理。
优质服务:成为全行业的一面旗帜
“三米之内有微笑,一米之内送问候。”依靠真诚服务、微笑服务、一体化服务等内容的“十大服务”体系,厦航赢得了广大旅客的青睐,“厦航式服务”更成为国内民航业的一面旗帜。今年10月民航资源网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民航旅客服务评测报告显示,厦航在空乘服务、机上餐食等多个服务项目旅客满意度评价得分稳居首位。厦航连续5个季度位居首位,从而获得“最佳航空公司”荣誉。
厦航还在降低航班延误率方面下功夫。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厦航的航班正常率连续保持全民航第一,比行业平均水平高6.05个百分点。厦航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张群治说,航班正点率“冠军”体现了厦航规范化建设积累的深厚功力。“航空运行有上百个链条,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需要空中、地面严丝合缝的配合,非一时一日之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