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祥西商圈人气下滑因停车难 存在多年问题仍未获解决
[记者调查]
A街边停车位少且分散
禾祥西路到底有多少个停车位?能否满足商家与消费者的停车需求?
据有关媒体报道,禾祥西路全长1390米,有30多栋楼,全街共有店面510家,常住人口近3万人。
据开元街道相关人士透露,如果从禾祥西路的主路段(一直到白鹭洲)看,当前禾祥西路商业街的路面停车位才40多个。“这些停车位不但数量少,而且还比较分散。”该人士告诉记者,譬如繁荣广场,有30多个,同仁堂附近才10多个。如果算上禾祥西路附近的后滨路、后江埭路等支路的停车位,会稍微多一点,大约150多个。
据悉,2006年以来,禾祥西路逐步取消一些路段的路面停车位,如聚祥广场周边曾占用盲道的所有停车位,共约60多个。取消后,人行道上设置了休闲椅。
“禾祥西路不宽,又是双向车道,平时车流量颇大,一到上下班期间,更是常常堵车。”该人士告诉记者,因此,如果要在主街道设置停车位,“根本不现实”。
据其透露,过去,也曾在一些路段开辟了停车位,但由于涉及业主私人利益,后来都相继取消了。“目前,暂时没有在商业街边设置停车场的想法。”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3月,当地曾组织了相关的规划单位对禾祥西的交通现状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多数停车位已经销售或出租,能够对外开放的太少,在高峰期很难满足消费者停车的需求。
B小区停车库18点“满位”
街边增设停车场“没戏”,那么,地下停车库呢?
记者了解到,过去,为整治禾祥西路人行道乱停车现象,有关部门曾出台规定,车辆进入禾祥西路后,要到邻近的地下车库、停车场或支道上去停放。但此举收效并不明显。
“就好比远水救不了近火。”禾祥西路麦田房产工作人员小陈告诉记者,来这里购物的人如果开车,肯定是希望停得越近越好,“谁喜欢提着大袋小袋再走上一大段路取车?”小陈说,譬如SM一期和二期,露天停车场非常大,一次可停几百辆车,又离商场近,有车一族肯定更愿意去那里购物。
另外,禾祥西路上有不少小区,各小区都有停车库。不过,这些停车库除了离购物点远外,数量也常常供不应求。昨天下午,记者一连走访了多个停车库,发现多数车库都已“满位”。
不到下午6点,鹭发公馆后面的停车库门口就已打上“车位已满”的告示。“在禾祥西路社区居住的,一般收入都不会太差,开车更不是问题。”一家物业管理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小区的停车位,多数已被小区住户购买或租用,这些车位不允许外人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这里车位稀缺,不少车位也已沦为炒作对象。厦门世纪联合房产总经理郭忠宗告诉记者,禾祥西路上某些位置的车位,价格已经炒至数十万元,且每年都在上涨。
[记者观察]
上天或入地
有关禾祥西路的交通、停车位等问题,常常提,但一直没有明确的整治之道。而据开元街道相关人士称,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有一个观点曾被反复提及:禾祥西路要不要改成单行道?
该人士说,曾有人赞成改,认为让出一半路来停车,可增加购物的车流和人流。也曾有交警赞成改,因为禾祥西上有多条南北向的小路,如后江埭路等,局部改单行,其他车可由这些路绕行厦禾路和湖滨南路,影响不大。
不过,也有不少人反对。其中多数人觉得如果改成单行道,会把更多车辆分流到滨南、厦禾两大主干道,增加这两条路的负担。
交通改造,将是禾祥西路改造的瓶颈和关键。规划专家侯雷曾说,禾祥西路若要重新聚集人气,从哪里规划出众多停车位是难题。厦门市规划协会秘书长林荫新建议,停车可往地下或纵深发展,或建地面立体停车楼等。
“受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禾祥西路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从整体看,不利于停车难等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整个商圈的培育和打造。”开元街道有关人士说,最好由区政府牵头,把相关管理部门组织起来,从多方面讨论长远的发展计划。(记者 叶子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