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野导称日光岩是块破石头 专走收费展馆
价目“菜单”随身带
不去景点导游费更贵
昨日下午,记者乘渡轮刚到鼓浪屿码头,就有野导“找上门”。
“要不要去海底世界、蜡像馆?我是导游,可以带你游览。”一名25岁左右,戴着帽子背着双肩包的女子小心翼翼地凑上来。随后,女子从包中拿出了一张像菜单的价目表,上面标明了各大旅游景点、展馆的票价,并且让记者任选景点。但当记者表示不想去景点,只想逛小巷,野导说可以,但要导游费50元,若去景点只需要支付30元。
当记者表示太贵,不想请导游时,野导又马上改口,说30元就走。
新《旅游法》管住真导游
野导生意反而变好
女子带记者经过协和礼拜堂、西班牙领事馆旧址等等,并不时作出讲解。刚开始野导很谨慎,不与记者多谈,但一段时间后,野导似乎“敞开了心扉”,与记者大谈自己的生意经。
“新《旅游法》出台后,由于正规团体不能带游客去购物点,游客参团费增加了,不少游客选择个人游,于是国庆这几天我们的生意反而好了。”野导告诉记者,但前几天内厝澳野导殴打游客的事件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影响。
“有些游客看了报纸新闻,都不敢再找我们了。”她有点愤怒。
走了15分钟
要走30元钱
走了一段时间后,野导带记者进了一家台湾食品商店,但记者只是看了看,并没有购买,野导显得有些失望。
记者问:“是不是游客在店里买了商品,你们就有回扣?”该女子作出了肯定的答复后,还告诉记者,像这类食品店、干果店,一般与他们都有合作,但回扣不多,游客购买了100元商品,他们能赚3元—5元。
见记者不去景点,也不买东西,出了食品店不远,女子就告知:为您导游到此结束,并希望得到导游费。记者看了看表,从出发一声不吭,到进出食品店讲生意经,仅过去了15分钟——换句话说,这名女子,只带记者走了鼓浪屿一条小路,外加几个商店。
在这个短暂的导游过程中,记者曾要求查看她的导游证,这名女子称自己是鼓浪屿本地人,只是随便出来做生意,没有导游证。不过,记者发现,这名女子持外地口音,也不会讲闽南话。
提醒
打击野导
在行动
打击野导,让鼓浪屿更美丽,读者朋友们,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意见,请拨打本报热线968820,或者私信本报官方微博“@厦门日报(微博)”
众议
打击野导
让鼓浪屿更美
在本报记者关注鼓浪屿野导的同时,不少读者纷纷出谋献策,他们有一个共同心愿——鼓浪屿,还是想象中那么美。
读者王先生:厦门的野导做出的这些事,让厦门人很丢脸,我建议各部门应该和报社联办一个栏目,征集一下市民的意见,看看怎么治理这些野导。
市民李小姐:可以采取不定时突击整治的方法,完善关于野导治理的相关法规,相信野导就会收敛。
读者张小姐:相关部门在各大景点前设置管理岗位,并且要设“注意无证导游”的提示牌,引起游客警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