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鼓浪屿岛上频繁断电断水垃圾成山 各种生活窘境迫迁出

2013-08-27 15:05 来源:台海网 0

窘境2垃圾单天垃圾量最高达80吨

去年“十一”黄金周,72万游客,留下495吨垃圾

  今年“五一”小长假,18.67万游客,留下180吨垃圾。

  夜幕降临,整个小岛满目疮痍。

  每到小长假、黄金周,鼓浪屿的原住民都感觉自己生活在垃圾堆里。

  这些垃圾是哪来的?

  “一类是上岛游客自己带来的食品垃圾;另一类是日益增多的餐饮店和占道经营小商贩制造的,他们的垃圾占总量的五成。”据鼓浪屿环卫处介绍。

  数据统计显示,早些年,鼓浪屿的垃圾量每天为10吨-12吨,周末每天16吨;动车开通后,平时每天16吨-20吨,周末每天20吨-25吨。

  爆发点出现在2012年,随着餐饮店的增加和占道经营小贩的增多,鼓浪屿垃圾量上升到平时每天30吨,周末每天45吨-50吨。而黄金周期间,最高达到一天80吨。

  “一到节假日,岛上就变得特别狼藉。”原住民老黄晚上8点出门倒垃圾,结果发现巷子的垃圾桶里都堆得满满的,接连走了好几个巷子,垃圾桶都是这番场景。“凌晨3点、早上7点半、中午11点、下午4点、晚上8点,一天这几个时间点,每次都会倒掉至少满满一车垃圾。遇到游客高峰期,每天运六七趟都还来不及。”一环卫工说。

窘境3水荒担心断水备了5个大桶储水

  游客大军涌入鼓浪屿,给岛上供水也带来了很大压力。

  鼓浪屿笔山路,地势相对较高。去年“十一”黄金周,那里遭遇“水荒”。

  原住民老徐,就住在那里,他过得不太顺心。“十一”的一晚,在岛上和游客大军混战一段路后,晚上9点多回到家。老徐本想洗个澡,结果拧开花洒,竟然没水。

  “一天下来,好几个时段都处于‘水荒’状态。”老徐说,每天上午8点左右就没水了,11点以后才有水;晚上七八点又没水了,要到11点左右才来水。为了不受断水影响,老徐必须要赶在晚上断水前梳洗好。

  “最近几年,鼓浪屿上开了很多店铺和家庭旅馆,每逢节假日岛上就用水紧张。”为了应对,老徐特地准备了5个大水桶,每个水桶能装20斤。“平时周末断水时间不长,一般只用2个水桶。这次黄金周,5个水桶全用上了”。

  据说,像老徐这样受用水困扰的原住民,鼓浪屿上还有二三十户。

  此外,受供电影响,鼓浪屿上的供水泵站还出现跳闸情况,导致供水短时波动。

  原住民外迁鼓浪屿的“内伤”

  鼓浪屿上的“超负荷”,何止是一根电线、几车垃圾那么简单。

  水、电,是居民生活最基础的配套设施,如果连这些都无法保证,何以留住原住民?

  游客过量、商业过浓,以及各种小摊小贩的叫卖声……这些问题似乎都过于表象。鼓浪屿真正“无法承受之轻”,还是原住民的大量流失。

  还记得10年前的鼓浪屿:鹿礁路、泉州路和福建路的夏天,安详舒服;街心公园的夜里,人们摇着蒲扇闲话家常;红砖瓦墙、骑楼廊道,绿树成荫的小巷里,还能听到钢琴声,让人安逸……

  可如今,鼓浪屿再也没有过去的味道。原住民外迁,是鼓浪屿的内伤,也是鼓浪屿的切肤之痛。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惊曝厦门漂亮空姐更衣全过程 拍摄者无耻猥琐(组图)
下一条:厦门“十个严禁”叫停公款博饼厉行勤俭节约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