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建言献策未来交通 共建国际花园城市

2013-08-15 15:39 来源:台海网 0

  在日前首次亮相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讨论稿)》中,提出了一系列厦门交通建设的新思维。

  厦门拟打造“地铁+旅游轻轨+BRT”为骨架的公交体系;实施交通需求管理,限制岛内及跨岛小汽车出行;建设高品质慢行专用道、公共自行车系统、水上交通和旅游交通,营造“人性化”街道空间。

  这也意味着,未来厦门的交通体系,将要大“变革”。

  为此,导报记者昨日再次邀请省内外专家,为“美丽厦门”的未来交通建言献策。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发展轨道交通

郑天祥
郑天祥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资深港澳问题研究者,珠三角航运产业研究专家

  厦门的航空很出色,我们最近在对广东空港经济进行研究,发现厦门空港每年都吸引了广东潮汕地区大约500万客源。

  厦门的对台位置非常好,潮汕地区很多人选择从厦门空港中转台湾、东南亚等国际航线,而不是从广州、深圳出发。现在厦深高铁就要通了,闽西、广东梅州、赣南等都是厦门的腹地。

  也就是说,更多人会到厦门中转,厦门也会更堵。

  为此,厦门要打造立体的交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所以,厦门要充分发展内部交通,让所有到厦门中转的人很方便。

  轨道交通快速、准时、清洁,国内外的大机场都是有轨道交通的,厦门的人口还会增长,现在可以修地铁了,还完全可以考虑建轨道交通连接市区和机场。厦门应该做一个整体空港经济的发展规划。

  厦门要想解决厦门城市拥堵的问题,还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厦门可以学习日本,日本的方式比较适合我们。日本的地下轨道交通很密集,这个投资比较大,但解决比较长远,不会堵车。人口这么多,靠公路、BRT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轨道交通准时、低碳、不拥堵。

  同时,厦门是岛城,可学香港,有很多过海隧道连接港岛,厦门也可以多建主干道或过海隧道,或通过轨道交通等来连接岛内外。

  道路交通方面,主干道不一定要很宽,但应该是立交的。主干道只是一味求宽,会把交通都汇集到主干线上,依旧会拥堵。

  在限制跨岛小汽车方面,厦门可以在几个进岛的大桥,设置大型的公共汽车场、大型停车场,限制岛外的车辆进入岛内,全部换成公共交通进入中心城区,来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像新加坡也是岛城,其对高峰时间进城的车辆收费,限制进城车辆。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海沧工厂蒸汽管道爆炸致1人身亡4人受伤(图)
下一条:水龙头也能“流毒”?九牧和申鹭达水龙头铅超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