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飞燕"一走"烤验"就来 岛内今明最高温34℃

2013-08-05 08:32 来源:台海网 0

冷饮别多喝

  白开水最解暑

  昨日,第一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蔺际龑从多方面,提醒市民健康度夏注意事项。

  穿着太清凉,在太阳下反而会增加中暑几率,棉麻材质、轻薄且透气性好的衣物能阻挡部分热量吸收,防止晒伤、降低中暑几率。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注意食物卫生。冷饮不离手,可能引起胃痉挛和腹泻等症状。夏季饮料以白开水最佳,绿豆汤、酸梅汤也是不错的防暑饮品,凉茶不要喝太多,大量出汗后可喝点淡盐水。

  针对一些特殊人群,蔺医生也专门作出提醒。一些老人的生活环境闷热,反应、自理能力也较差,刚有生病症状时常未及时送医,等送医时往往病情严重。老年人要注意锻炼,但不要在太阳下或闷热的地方活动,可早晚在周边阴凉处适当活动。天热,人体新陈代谢快,需氧量大,容易诱发心绞痛、心梗死,病人和家属都要注意。孕妇则要注意不要正对着空调、风扇吹,多喝水但切忌贪吃过凉食物。高温作业的人员要勤轮换,不要长时间工作,感觉不舒服要赶紧休息。

  不慎中暑,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或进入空调房,多喝水,如果是重度中暑,就要赶紧前往医院就诊。

  自燃事件频发

  车辆也要“防暑”

  近期,我市连续高温天气,已发生多起汽车自燃事件。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提醒市民,开车时要多加防范。

  一些司机有在车内抽烟的习惯,并且习惯随手将气体打火机放在仪表台上,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次性气体打火机内的液态气体会受热膨胀,胀破塑料外壳而发生爆炸,一旦接近车内的油料和易燃物质等就会引发火灾。另外,空气清新剂、罐装饮料等物品也不宜放在车内。

  夏季车辆容易发生的问题是水温高、爆胎和自燃。行驶前,应检查胎面是否有损伤,是否已经超出使用期限,胎压是否保持在正常范围。夏季测胎压时不应在车辆行驶过后马上测量,因为这时轮胎温度较高,测出的胎压不准,应该等轮胎自然冷却以后再测。另外,要注意不要让轮胎冲撞障碍物如路沿等,因为这样容易使轮胎侧壁受伤造成隐患。

  水温高也是车辆的“高发病”。开车时要查看水温表,熄火和启动前应先把空调系统关闭,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未领到高温津贴

  可打电话投诉

  记者从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了解到,今年的高温津贴必须按月发放,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津贴金额为200元。如员工因自身原因未出满勤或用人单位使用非全日制用工的,可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每人每天9.2元。用人单位的高温津贴标准纳入工资总额,但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与防暑降温费属于单位福利、可由单位自行决定是否发放不同,符合高温作业条件的用人单位必须发放高温津贴,且只能发放现金,不能使用实物替代。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海关查获全国首起走私直升机 案值近百万元(图)
下一条:鼓浪屿游客中心推出中英文对照版导览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