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发布2012环境质量状况 7个海滨浴场白城水质最差
同比增加52天,但市区PM2.5年均浓度略有超标
《2012厦门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厦门空气质量优的天数高达176天,同比增加了52天,优级率48.1%,是近年来空气质量较好的一年。但尽管如此,自去年3月份开展PM2.5监测以来,厦门市区的PM2.5浓度年均值达到了0.038毫克/立方米,略有超标。
[空气质量]
鼓浪屿最好海沧最差
2012年,厦门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全年都没有出现污染天气。优的天数高达176天,同比增加了52天,优级率48.1%,是近年来空气质量较好的一年。厦门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这主要受益于2012年厦门地区降水较多,且环境管理越来越严格。
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仍是可吸入颗粒物,不过,其浓度有所下降,浓度值为0.056毫克/立方米,达到近八年来最低。
另外两种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与2011年相比,二氧化硫浓度有所下降,且降至近八年来的第二低值。后者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上升趋势得到遏制。
全市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鼓浪屿空气质量最好,海沧空气质量最差。往年,空气质量最好的区域都出现在洪文,但2012年洪文的空气质量却“屈居第二”。
厦门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实际上,鼓浪屿和洪文的空气质量相差无几,洪文输在PM10较高,主要受到当时周边工地施工等原因的影响。
[PM2.5]
市区年均浓度略有超标
自2012年3月以来,厦门正式开展PM2.5监测,并对外发布监测数据。首批发布监测数据的为鼓浪屿、洪文、海沧3个监测站。
《公报》显示,2012年,厦门市区PM2.5污染物浓度年均值为0.038毫克/立方米。
依照国家标准,PM2.5的年均浓度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也就是说,2012年,厦门市区的PM2.5年均浓度略有超标。
[酸雨]
发生率同比上升8.8%
2012年,厦门地区的酸雨发生率高达92.6%,同比上升了8.8个百分点。
有关负责人表示,厦门的酸雨主要受到外来影响,降雨越多、空气质量越好,酸雨发生率越大。
“通俗点讲,酸性物质随着云朵飘到厦门上空,如果空气质量较差,粉尘等污染物较多的话,这些污染物多数是碱性的,会中和降水中的酸性物质,从而会降低酸雨发生率。相反,如果空气中污染物较少,没有碱性物质可供中和,酸雨发生率就大。”
“另外,酸雨的发生概率还与降水的频率、大小、持续时间等密切相关。例如,持续降雨的情况下,前几天的酸性较大,到后来酸性也会越来越小。”
交通干线噪声超标
5.74 公里
《2012厦门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厦门市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基本稳定,总体水平较好。
其中,区域环境噪声质量一般,声级范围在46.0-68.7分贝,平均等效声级为56.1分贝,同比污染程度持平。
道路交通噪声质量良好,平均等效声级为67.8分贝。不过,超过70分贝(即超标)的路段还有5.74公里,总占比3.5%,同比减少19.0公里。
具体来看,有43.8%的路段道路交通噪声小等于68.0分贝,属于“好”的级别;52.6%的路段道路交通噪声在68.1—70.0之间,属于“较好”级别;0.7%的路段道路交通噪声在70.1—72.0之间,属于“一般”级别;1.8%的路段道路交通噪声在72.1—74.0之间,属于“较差”级别;1.1%的路段道路交通噪声大于74分贝,属于“差”的级别。
记者注意到,自2008年以来,厦门市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都基本稳定,变化不大,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呈现略微下降趋势。
另外,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有94.4%,夜间达标率却仅有50.0%。昼间达标率同比持平,夜间达标率下降了8.3%。
绿化覆盖率不断增加
41.7%
2012年,厦门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10.3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1.7%。
自然保护区面积525.95平方公里,覆盖率36.0%。
拥有公园81个,公园绿地面积22.41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含暂住人口)20.03平方米。
记者注意到,自2008年以来,厦门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从2008年的197平方公里增加到了2012年的264.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也不断增加,从2008年的38.4%增加到了2012年的41.7%。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