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地震来了究竟是跑还是躲? 躲过地震第一次横波再逃生

2013-06-03 16:55 来源:厦门网 0

  地震来了,究竟是跑还是躲?很多市民仍然对此抱有疑惑。市地震局原高级工程师叶清建议:先躲再跑。

  众所周知,地震的纵波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学术界对两者的速度定位分别为:纵波每秒7.5-9公里,横波每秒4-5公里,两者之间大概相差一倍。

  值得一说的是,纵波在传播中衰减很大,如果距离震中过远,一般感觉不到纵波的存在,只能感觉到左右摇晃。

  以这次南投地震为例,南投距离厦门大约300公里,纵波到达厦门后大约两分半钟,比较具有破坏性的横波会传播到厦门。如果市民没有及时感觉到纵波,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从家里跑下楼,是很危险的,特别是楼梯容易倒塌砸伤人。所以叶清认为,感到地震后,应该先想办法找到家里安全的角落躲避。

  躲过第一次横波后就会迎来逃生的黄金时间。叶清说:“一般大地震之后,余震会相隔较长时间,如果有条件,可以再利用这个时间段逃生。”

【见解】

实在跑不了卫生间是首选

  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民警王更生开了一个名为@厦门应救会生存手册的微博,他认为:“12秒内能跑到空旷地的,一定要跑;实在跑不了,卫生间是第一选择。”

  王更生说,“大震跑不掉,小震不用跑”,从理论上来说有一定的依据。在他的自救理念中,有一条“12秒法则”:如果是大地震,12秒之内如果有能力逃到空旷地,就要拨腿就跑,带东西恐怕会担误时间,反之如果无法在12秒之内逃出,只能就地选择安全地点躲避。

  王更生说,其实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也进行过自救知识的普及,但由于当时大部分建筑是平房,所以钻桌椅床底可能管用,但现在绝大部分是钢筋水泥大楼,如果这样的建筑结构都塌下来,桌床可能都顶不住。

  记者了解到,世界上一些防震减灾预防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比如日本和新西兰,家具都是固定的,在地震发生时不会轻易滑动和翻滚,可以为人提供坚固的依靠。所以在这些国家都提倡地震来临时躲在桌、床底下。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因新“国五条”产生购房纠纷 40万首付差点打水漂
下一条:同安海绵厂大火原料桶接连爆炸 事故造成一人受伤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