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鼓浪屿约有600名"野导" 有"帮派"组织划分
算人数大约600名“野导”
结构复杂、流动性大,是鼓浪屿上“野导”的特点。
“大约有60%是安徽籍的外来人口,还有一些是外地来的大学生、岛上一些无业的中年女性等。”昨天,一位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导报记者说。此外,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野导”。
不少“野导”都不是“专职”,“发现这段时间‘野导’被查得严了,他们就去做‘野照’,‘野照’被查了,就去摆摊,摆摊被查了,他们还可以躲进餐馆做服务员……所以他们的流动性非常大。”上述工作人员称。
事实证明,一些“野导”在鼓浪屿上“颇有势力”,以去年10月份“野导”打游客的事件为例,“野导”一生气,能够迅速叫来4个帮手,有亲戚、老乡等。
鼓浪屿上到底有多少“野导”呢?导报记者了解到,经过逐年发展,“野导”的人数越来越多,“前段时间我们刚刚做过统计,大约有600名‘野导’。”上述旅游部门工作人员介绍。
“培养”一名“野导”十分容易。“不到一星期就可以,老乡讲讲就行,不会就胡说八道嘛。”一位安徽籍人士透露,最年轻的野导才十四五岁,不需要什么文化学历。
潜规则最高回扣50%
吃高额回扣,是鼓浪屿“野导”的生存方式。导报记者昨日从思明法院了解到,一名“野导”因殴打警察被判刑,起因就是吃回扣。
王某是安徽省颖上县赵王村人,没有固定工作,到厦门后当了“野导”,暂住在鼓浪屿。今年1月12日,他刚当“野导”不久,带着两名女游客在鼓浪屿上逛了一会儿,“导游费”20元,随后,他带她们去了安海路的一家家庭旅馆。
旅游住宿费一个人300多元,两人700多元。王某当时一看价格就乐了,他以为,按照“鼓浪屿上的潜规则”,自己可以抽成20%的回扣,至少能从中赚150元,之前他带客人去鼓浪屿上其它旅馆也都拿到回扣。
导报记者昨天进一步了解到,不同行业给“野导”的回扣实际上不同。“大排档的回扣最高50%,茶叶店最高回扣也是50%,有的是40%。”鼓浪屿上一位商家向导报记者透露。
随着汹涌的客流席卷鼓浪屿,商家为了竞争,对“野导”默认和纵容,回扣逐年增多。“2000年的时候,回扣才15%,后来涨到25%、35%、40%,到现在要50%。”这名商家说。
很暴力一怒之下打警察
“给回扣,大气候就是这样,我们一般不会得罪他们。”一家鼓浪屿家庭旅馆的老板无奈地说,如果一次不给,下一次可能就会没生意。
如此环境,造成“野导”气焰嚣张,正规商家遭殃。仍以今年1月12日的案件为例,当天晚上,“野导”王某酒足饭饱之后,带着酒气,带着亲戚小王找到旅馆索要回扣,遭到拒绝。
反复多次依然拿不到回扣,王某一气之下,拿起旅馆一张桌子上的烛台,朝一位女服务员砸过去,幸好女服务员躲开。
很快,鼓浪屿派出所民警周警官带着一名协警前往现场处置,暴力场景发生了———王某的亲戚抱住周警官,而王某则对周警官拳打脚踢,还捡起砖头企图砸向民警头部。
最终,思明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因构成妨害公务罪,且系共同犯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王某的亲戚小王被判处五个月有期徒刑。
一位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透露,在他多年的执法中,最严重的一次是被“野导”打到鼻骨受伤,上派出所做笔录的次数不下10次。
划地盘“野导”也有“组织”
鼓浪屿上那么多“野导”,他们产生竞争怎么办?导报记者经过多次调查发现,“野导群”之间似乎有一种默认的“分界线”。
以龙头路为例,刚上鼓浪屿码头,有一个“黄金地带”,首先可以看见的是正规导游,位于大榕树之前;其后,大榕树往后的位置,可以发现三三两两的“野导”;再往后,又有零星“野导”站在路旁。
导报记者先后三次目睹同一名“野导”的站立位置,始终处于“黄金地带”的最后部,没有往前逾越。而在一次寻找“野导”的过程中,两名“野导”都碰到导报记者这名“客源”,先和导报记者攀谈的“野导”竟然主动放弃,令人匪夷所思。
几经辗转,导报记者找到一名了解“野导群”的鼓浪屿店家,他告诉导报记者,“分界线”其实就是地盘,侵占地盘可能会被打。
“在龙头路这一带,站在最前面的是正规导游,有组织的‘野导’站在第二排,没有组织、零散的‘野导’站在最后面。”他介绍,不只龙头路,鼓浪屿的内厝澳码头附近,“野导”也有帮派。
这位店家说,“野导”的组织者要从中“抽头”,并且维护地盘,他就曾目睹“野导”殴打“入侵者”的过程。
“野导”乱言
带客人到旅馆,要给20%的回扣,这是鼓浪屿上的“潜规则”,别的人都跟我说过有这样的规则,我也拿过。———“野导”王某
我明明看到女服务员朝我“点头”,“点头”就是同意给回扣。———“野导”
王某不让我带路,走的路都是死路。———2008年一名“野导”
我还在老家时,听说叔叔一家在鼓浪屿赚很多钱。最近几年,在叔叔的介绍下,我们村里大约有五分之四的人都来到鼓浪屿,去年村里选村委会主任,也是在鼓浪屿上办的。———今年初,一“野导”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不管游客有没有买东西,带进店里一个,店主就给我们20元,基本上每个店里都有我们的人在负责登记人数。———一名“野导”告诉导报记者
马约翰是足球运动员,很有名,第一名第二名。———今年五一央视暗访时“野导”歪曲
郑成功是郑和的儿子……可能是郑和没阉干净吧。———一位厦门网友回忆“野导”介绍
相关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