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鼓浪屿"限客"市民呼声层出不穷 担忧会被踩沉

2013-03-29 10:16 来源:台海网 0

  众民之一:发展旅游业不是破坏环境去了,“限客”是对的,毕竟现在内地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怎么总是文化跟经济挂钩,应该是经济跟文化挂钩才对啊,领导们都什么远见,挣够了?

  a1281842637:支持鼓浪屿“限客”一票制,这是一种宝贵的人文地理资源,理应加以保护。在我国有很多文化遗产,都应很好地加以保护起来。因为这是大自然的赏赐,一旦受到破坏损失将无法弥补。

  啊喔0:支持鼓浪屿“限客”一票制,早就应该限制了!!!!游客确实太多了!!!都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了!!!!!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动真格!鼓浪屿也该歇歇了!

吸取其它景区教训

  公务员陈小姐:鼓浪屿申遗还没成功,现在就被糟蹋成这样了,一旦通过“突击改造”,申遗成功了,鼓浪屿的未来会怎么样?国内不少旅游景点依靠“世界遗产”这“金字招牌”赚了不少钱,但是这块招牌也让很多景区不堪重负啊。

  比如说张家界武陵源景区,1992年获得世界自然遗产资格了,当时多少人看好它啊,结果呢,6年之后,1998年,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就对它亮黄牌了。后来迫于压力,景区主管部门耗资10亿改造,张家界的教训是很深刻的,希望鼓浪屿不要走这条路。

  厦门大学洪老师:现在无限制、无节制发展旅游成了国内很多地方的“通病”。人满为患现象日益突出,大大超过了景区的承载能力,不仅游客的参观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景区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糟糕。

  鼓浪屿真的应该“限客”了,几次带来厦门交流的外国同行参观鼓浪屿,他们都觉得很失望。

  主管部门应该理性对待当前的旅游热,要在保持景区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计划。制定的计划应该以保护为前提,严禁破坏性开发,实行限额接待。要懂得让这些美好的人文资源世代传承,永续利用,这才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这些资源不仅仅是我们的财富,更是我们子孙后代的财富。

主流民意的呐喊:鼓浪屿的乱,人们已不能容忍
□本报评论员

  鼓浪屿的乱,人们已不能容忍!连日从名人到民众的吐槽和诉说,千言万语汇集的是这样一个共同的声音:还我一个美丽的鼓浪屿。

  这些年,一个岛,风也过,雨也走,不是人们不想呐喊,而是过去几次的呼喊都沉入大海。乱象似乎已经扎下了根,甚至似乎已经成了正道,而大家看似已经习惯这个岛屿呻吟在乱扔的垃圾、违规的商家和浓厚的铜臭中。

  但人们的内心始终牵挂着记忆中那个优美的小岛。某种程度上,这种艺术美和生活美的结合,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所有人的集体记忆中。所以人们才会不甘心,才会在内心深处等待着那么一个契机,所有热爱鼓浪屿的人会在这一契机来临的时候一起为她呐喊。诗人舒婷在两会的诉说,媒体的跟进,事实上正是促进了这个契机的到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他们的关注转向我们的琴岛,聚焦那些粗陋的行为,特别是聚焦于那些惟利是图的违规者和某些尸位素餐的不作为者。在一种忍受多年不吐不快的气氛中,一些陋行注定要如同过街老鼠一般,暴露在正义的斥责与声讨中。

  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各有特点,甚至不无偏激。但是我们要凝聚的,要传递的是主流的声音,是这些声音中最有代表性,最有建设性的部分。她迫切而不浮躁,灼热而不失温和。这样的声音带着某些悲情,但是并没有失去理性;这样的声音含着愤懑,但并没有无理谩骂;这样的声音对某些人不满,但并没有棍扫一片;这样的声音说不上排山倒海,但是源源不绝;这样的声音并没有声嘶力竭,但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坚定。

  这是主流民意的呼喊,是草根和庙堂的良性互动,是某种期待的有序传达。

  在这样的声音中,我们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坚信,大家能看到合理的结果。我们相信政府对主流民意的重视,他们不仅听进了民意的表达,而且顺着民意在行动。连日来,市政府领导带头暗访,接连召开有关会议,七部门联合执法!

  是的,无论政府有关部门的整治步伐是否完美,市民们都坚定地支持他们,给他们鼓与呼。因为有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有不足,就将有完美。我们更相信,管理者一定会以同样坚定的举措,给厦门360万市民一个完美的交代。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警民联手救起酒醉女杏滨路口跳海欲轻生
下一条:亚洲最大邮轮“海洋航行者号”今日再访厦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