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鹭岛天际舞翩跹两岸风筝一线牵 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

海西晨报   2025-11-24 11:22

  上个周末,一群特殊的“白鹭”乘风越海,飞抵厦门。它们以竹为骨、以布为身,由台湾风筝匠人王振发历时两个月精心制作,只为赴这场一年一度的天空盛会。与王振发一同跨海而来的,还有多名因风筝结缘的台湾同胞。他们借风为媒,以线相连,相聚鹭岛。

  11月22日至23日,厦门环岛路椰风寨沙滩上空化作缤纷画卷,2025海峡两岸(厦门)风筝交流活动在此热烈举行。巨型的鲸鱼、鳐鱼软体风筝悠然游弋,财神爷、熊猫等造型风筝灵动起舞,各式风筝点缀海滨天际,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仰望。

“空中芭蕾”精彩上演

  迎着清爽的秋风,形态各异的风筝在碧空竞逐。伴随着动感旋律,特技风筝队在天际划出优美弧线,上演一场“空中芭蕾”。深圳蓝梦女子特级风筝队队员王江宏介绍,队员们为此次演出集中训练多日,力求呈现最佳视觉效果。

  来自海内外的风筝匠心与情谊,为此次盛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东盟风筝协会秘书长周德亮特地从潍坊赶来,带来海洋动物造型风筝,并热情与台湾风筝友人互动,现场洋溢着重逢的喜悦。

  与诸多故友重逢,台湾风筝大联盟主席林柏良分外开心:“希望活动越办越好、越办越成功,期待明年再相见!”

市民游客畅享逛购乐趣

  不仅天上精彩,地上同样热闹。“滨海FUN风市集”汇聚创意商品与特色美食,从回甘的油柑汁到精致手办,让市民游客在欣赏风筝之余,也能畅享逛购乐趣。来自台湾的“饰觅手作”老板Amay热情推介手工饰品与娃娃衣:“大家非常热情,很高兴我们的作品受到认可。”

  在OFFWORK风筝主题观赏区,不少市民以漫天风筝为背景拍照留念,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表演。市民陈芊琳说:“天气很好,很适合放风筝,每只风筝都很有特点。”市民甘颖婷说:“我和孩子们正好都有空,所以特地带着他们来到这里看看风筝,感觉很惬意。”市民陈德志说:“我是一个风筝爱好者,每年都会来参加风筝交流活动,欢迎更多台湾朋友来这里与我们一起放飞风筝。”

  (海西晨报记者 于婧媛 陈起鸿 赵怡然)

激活文旅消费多元活力

  作为一项延续多年的品牌活动,厦门风筝交流活动已成功举办十五届,既打造出充满动感的城市体育新场景,更激活了文旅消费的多元活力,成为兼具文化内涵、体育魅力与经济价值的品牌活动。

  本届风筝交流活动由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思明区商务局、莲前街道办事处、滨海街道办事处支持,海西晨报社主办,厦门市风筝协会、厦门鼓浪屿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风筝交流活动是思明区落实两岸融合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既为两岸风筝爱好者提供了技艺切磋、文化互鉴的专业平台,更推动了两岸文旅资源共享、业态融合,生动践行了“以文促融、以节促商、以情促通”的发展理念。未来,思明区将持续深耕两岸文旅融合赛道,让鹭岛成为两岸同胞情感相通、事业相融的首选地,为两岸融合发展注入持久文旅动力。

  滨海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王少峰表示,本次活动创新打造“滨海FUN风市集”,7家台青企业参与其中,既为台青创业群体提供了展示优质产品、拓展市场的实践平台,也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具有宝岛特色的消费体验,让风筝盛会既富文化韵味,更具烟火气息。街道还联动环岛路沿线商家推出“环岛游购记”促消费活动,打造环岛路文旅消费新热点。未来,滨海街道将持续推进环岛路品质提升、业态升级与空间规划,打造更多文旅商融合新场景,为思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滨海力量。

  (记者 冯娜)

鸢飞一甲子  风筝一世缘

  从初遇彼此到白发偕行,放风筝这个共同爱好,陪伴着他们走过了一甲子的岁月。63年前,台胞阎清云与阎庄秀龄因共同爱好放风筝相识,志同道合的兴趣让两人走到了一起。如今阎清云已年近百岁,其爱人也已年逾八十。谈及这段缘分,阎清云打趣地说:“当年一起放风筝,她看我帅,就看上我了!”

  记者了解到,六十余年来,阎清云与阎庄秀龄不仅在北京、潍坊、青岛、成都、烟台等地留下放风筝的身影,还远赴墨西哥、美国、西班牙以及东南亚各国并肩放风筝。2025海峡两岸(厦门)风筝交流活动现场,老两口再度携手,在环岛路椰风寨沙滩的晴空下共同放飞熊猫造型风筝。

  (记者 赵怡然)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 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
  • 最高法整治对赌乱象,“抽屉协议”面临强监
  • 青海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