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升级智能设备优化操作流程 快递业多举措迎战“双十一”
昨日,记者从市邮政管理局获悉,10月20日至11月9日,我市揽收快件4369万件,同比呈现增长态势。今年前三季度,我市邮政行业表现同样亮眼: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60亿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0.4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6.80%和5.36%——在这个庞大基盘上,叠加“双十一”带来的业务洪峰,全市邮政寄递行业如何应对这场年度大考?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家快递驿站和分拣中心。
投用自动化系统 分拣效率大幅提升
昨日清晨5时,位于锦园路的顺丰中转场内依然灯火通明。105台小件包裹分拣机器人沿着既定轨道滑行,将一件件包裹精准汇入不同流向。
技术创新成为应对高峰的“硬核”支撑。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集美区的德邦快递分拨中心,新投用的双层自动化分拣系统高速运转。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系统每小时处理能力达1.5万至1.7万件,效率提升近40%,分拣准确率目前超过99%。
在极兔速递厦门转运中心,全新投用的自动化小件交叉带分拣设备集供件、扫描、称重、分拣于一体,驱动包裹在流水线上快速流动。厦门中通新投入的大型分拣中心也依靠自动化系统,显著提升了整体作业效能。
末端服务模式也在科技赋能下不断创新。在集美一处菜鸟速递驿站内,一批绑定包裹的智能灯条近期上架,受到用户好评。“客人扫码后,循着声音和光亮就能找到快递,无需翻找。”站长张秋菊说,智能灯条让入库免去了贴条定位步骤,效率提升30%。
制作流程图 处理“电退件”更省时
由于派件量激增,电商退货产生的“电退件”也随之增加。顺丰速运万象城营业点的快递员王永深有感触地说:“平日派件量约150票,这几天都超过300票。处理‘电退件’时,非常考验我们的耐心和细心。”
该站点主管介绍,他们紧急制定了一套“电退件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张贴在分拣区醒目位置。这张图文并茂的流程图涵盖了智能辅助操作、标准沟通流程、打包复核要点和时效优先处理等关键环节。“这张流程图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大作用。”王永说,过去面对大量退货件,大家常常手忙脚乱,既耗时又容易出错,“现在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单件‘电退件’处理时间平均缩短40%。”
(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 通讯员 林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