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举办
千余件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前沿装备和技术集中亮相。11月7日至9日,第八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本次展会以“聚焦海洋经济新动能,推动潜水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国际潜水承包商协会、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联合主办。本次展览会展示面积达2万平方米,设有海工船舶、救助船舶、公务船舶、潜水装备、海上新能源装备、海洋探测测绘设备、应急救援装备、海洋综合服务、海上航空器、海洋渔业、市政工程潜水器材等多个高新科技展示专区,百余家行业领军展商参展,全方位展示相关领域的新成果。
国之重器 引人注目
本届展会与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活动同期举办,将“大众化”与“专业性”深度融合,不仅为涉海企业、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打造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也为市民奉上一场“家门口”的海洋科技盛宴。记者在展览会上看到,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海一号”能源站、1.4万千瓦大型专业救助船“南海救103”轮、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潜鲛X100智能全向抗流水下机器人、集成自主航行与教学实训功能的“新红专”轮、海上溢油应急处理无人船“满洋卫蓝”等先进装备和技术精彩亮相。
现场,被誉为“国之重器”的“深海一号”能源站模型引人注目。作为全球首座十万吨级能源站,“深海一号”背后是一系列数据的支撑:3项世界级创新、运用了13项国内革新技术,总重量超过5万吨,最大投影面积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的高质量设计标准建造,设计疲劳寿命达150年。”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能源站搭载近200套关键油气处理设备,可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同时在全球首创半潜平台立柱储油,最大储油量近2万立方米,实现了凝析油生产、存储和外输一体化功能。
“深海寻宝”有它们助力
深海蕴藏着各式能源宝藏,如何更高效率开发利用,离不开各式深潜装备的“加持”。在中海辉固地学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展区,一款能够在4000米深海作业的遥控无人潜水器吸引观众驻足。记者了解到,这款遥控无人潜水器名为“FCV4000”,采用自主设计研发的深水光电数传控制系统,配备高清摄像头、传感器、机械臂等装置,能在深海高压、低温等极端环境下执行海洋工程支持、油气设施维保、海洋资源开发等任务。
由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潜鲛X100是一款水下机器人,从海洋资源开发、水下考古、应急救援再到渔业养殖等领域,都实现了“专业对口”。作为市面在售款式,该款机器人拥有过硬的水下技能,其入水后航速能达到每秒2.2米左右,下潜深度可达到350米。它还能实现在强流环境中稳定执行油气平台地基检测、海底电缆巡检、风电桩基监测等复杂作业。
(海西晨报记者 陈起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