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市民:近期蝴蝶似乎变得“随处可见”?专家解释

厦门日报   2025-11-04 09:50

  厦门街头的蝴蝶,怎么变多了?日前,不少厦门市民、网友发现,近期蝴蝶似乎变得“随处可见”:有的飞到枝叶上,有的停在街边,有的栖息在行人肩头;还有网友表示,看到蝴蝶排山倒海般飞过集美大桥、演武大桥等上空。对此,专家解释,并非厦门的蝴蝶近期突然变多,而是报喜斑粉蝶等“贪凉”的冬季型蝴蝶近期繁殖、活动较多,是天气转凉期间的自然现象。

  “都说蝴蝶飞不过山海,怎么在厦门的海边和山林,出现了成群结队的‘蝴蝶大军’?”近日,有厦门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很快引起了不少本地市民的共鸣——本报拍客杨忠芹拍摄到,密密麻麻的蝴蝶围着一棵盆架子树打转、飞舞;市民许先生说,开车上下班时,前挡风玻璃撞上了好几只蝴蝶;还有网友表示,几天前早高峰时段邂逅了一大群飞到集美大桥上的蝴蝶。

  市绿化中心病虫害防治科高级工程师佘震加告诉记者,市民所见到的成群蝴蝶,大部分是报喜斑粉蝶,也有部分紫斑蝶。它们近期大规模出现在市民的视野中,主要是因为季节和气候——报喜斑粉蝶是一种冬季型蝴蝶,冬天可见成虫数量较多,即在厦门的10月至12月天气较凉爽的时段,常常会羽化成蝶、交配产卵。“20℃上下的天气,是最适宜它们活动的。”佘震加还提到,这些蝴蝶成虫的寿命,仅有十天半个月,因此,市民如果近期在路面看到一些已经死亡的蝴蝶,也是正常现象。

  蝴蝶会频繁出现在哪些地方?佘震加介绍,蝴蝶喜欢有山有水、有树有花、生态优良的地方。因此,环境较好、有一定水源或蜜源植物、人类活动干预较少的地方,更容易吸引蝴蝶觅食、繁衍。

  记者还了解到,蝴蝶的主要食物是树叶,如今厦门的城市绿化中,像沿海种植的红树林,行道树常见的秋枫等多种植物,都是报喜斑粉蝶幼虫的食物。另一方面,广大市民对环境和动物的保护意识增强,这些因素都可能让蝴蝶的数量增加。

  【提醒】

  蝶翅鳞片无毒无害 但要小心花粉过敏

  网络平台上常能看到市民与蝴蝶亲密互动的画面:有的停在手心、衣领,有的飞进家中窗户。佘震加告诉记者:对常人而言,蝴蝶翅膀上的鳞片无毒无害、不会引起过敏,因此市民不必过分害怕。不过,花粉过敏等特殊体质人群还需谨慎触碰。

  (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全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首
  • 男子晒妻子买了15双一样的勃肯鞋 网友:其
  • 2025年立冬时间是几月几号几点 今年立冬是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